問題詳情

《左傳》桓公二年,魯大夫臧哀伯勸諫桓公曰:「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由此段話,可推測出桓公是一位怎樣的君主?
(A)無為而治
(B)賞罰分明
(C)寵護貪官
(D)剛愎自用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79411
統計:A(160),B(746),C(7825),D(16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成語:毛遂自薦、班門弄斧、成語故事:沐猴而冠、十三經書

用户評論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國家的衰敗,是由於官吏的邪惡;官吏失去德行,是由於自恃寵信,明目張膽的接受賄賂。

【用戶】Carol Hsueh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見《左傳·桓公二年》。邪:枉邪不正。寵賂:恩寵賄賂。章:同“彰”,公開進行。這幾句大意是:國家的敗壞,常常是由官吏的貪贓枉法、邪惡不正引起的;官吏的失德,常常是因上司的縱容包庇,公開地施恩寵、行賄賂而造成的。

【用戶】真承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原來是勸諫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