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 蘇軾《賈誼論》:「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賈誼才能不能見用的原因為何?
(A) 為人嫉妒
(B) 執政者不能識人
(C) 隱而不用
(D) 志大量小國 文共 8 頁 第 4 頁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47716
統計:A(14),B(174),C(29),D(137),E(0)

用户評論

【用戶】Robert Shy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賈誼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懷才不遇者』,鬱鬱而終。前人大多惜賈生之才,而斥文帝誤才之庸。蘇軾卻一反【史記】以來許多史家、學者對賈誼懷才不遇的肯定論述,從賈誼自身的角度,分析其悲劇產生的必然性,批判賈誼的悲劇在於不能『自用其才』、『不善處窮』、『誌大而量小』,責備賈誼不知結交大臣以圖見信於朝廷。從而表達了蘇軾對賈誼為人、遭際的既同情惋惜又批判否定的態度。從別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令人意料之外的結論,立論新異,見解深刻,富有啟發性。

【用戶】sweetwithme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居然不是"執政者不能識人" ?

【用戶】成功魚(再出發)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蘇軾〈賈誼論〉:「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 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 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培養自己的才能不難,難的是如何善用自己的才能。可惜呀﹗賈誼本應是一個輔佐帝王的賢臣,就是不能很好地使用自己的才能﹗自古以來,君子的目標遠大,就一定要有所等待;要成就大事,就一定得有所忍耐。古代的賢人,都具有可以實現理想、成就大事的才華,可是最後他們不能施展才能的萬分之一,這未必都是當時君主的過錯,可能是他們自己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