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當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然世之仕者,臨財當事,不能自克,常自以為不必敗;持不必敗之意,則無所不為矣。然事常至於敗而不能自已。故設心處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借使役用機智,百端補治,幸而得免,所損已多,不若初不為之為愈也。」下列文句最接近本文意旨的選項是:
(A)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B)士不以利移,不為患改
(C)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D)與其巧持於末,孰若拙戒於初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41827
統計:A(562),B(310),C(81),D(1127),E(0)

用户評論

【用戶】jinro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當官的法則不過如下三點:清廉、謹慎、勤勉。知道了這三要素,就知道怎樣持身立世。但世上當官之人,面對錢財,處理事務時,不能自我克制,常常自以為不一定敗露出來。存這種僥幸念頭,就會什麼事也敢去做。然而雖常常做事失敗,卻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因此明正心志, 處理事務,從一開始就要自勵自警,這是不能不注意的。如不是這樣,而是耍弄權術智謀,千方百計補漏救拙,雖僥幸免於災難,損失卻很大。不如自始即不為之, 也就無須補救了。唐人司馬承禎先生在《坐忘論》中說:『與其在最後弄巧補救,不如當初老實守規。』這是當官者處理事務的基本法則。

【用戶】kuso_roly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回5F我跟你一樣選A(看不懂D)

【用戶】betty831216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嗯嗯 我看懂了~!  謝謝6F

【用戶】Champion Chen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謝謝您,揪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