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33.「魯迅在吶喊自序中提到,他曾質疑當時在辦新青年雜誌的朋友:『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朋友說:『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絕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魯迅雖然猶豫著是否參與文化改革的行列,但終於還是以小說來發出『吶喊』,企圖喚醒沉睡中的國人,毀壞這間鐵屋,呼吸自由的空氣。」依據上引文字,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魯迅以鐵屋比喻當時的中國 
(B)對魯迅而言,本認為無論做什麼都於事無補 
(C)這位朋友的態度近於論語中的「知其不可而為之」 
(D)依此文,魯迅是在朋友的影響之下,才開始創作小說 (E)對於改革中國,魯迅始終義無反顧,毫不遲疑。

參考答案

答案:A,B,C,D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8),B(4),C(4),D(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內容意旨

用户評論

【用戶】讀書啊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由文中「他曾質疑當時在辦新青年雜誌的朋友」、「魯迅雖然猶豫著是否參與文化改革的行列」可得知對於改革中國,魯迅並未始終義無反顧,毫不遲疑,故(E)選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