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2.Herzberg
(A)需求層次論
(B)雙因子(激勵---保健)理論
(C)ERG----P.76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60727
統計:A(26),B(1681),C(64),D(7),E(1)

用户評論

【用戶】Freda Lo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ERG理論,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頓·埃爾德弗(Clayton Alderfer)提出的人本主義需求理論。  耶魯大學的阿爾德佛(Clayton Alderfer)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加以修訂,並將之簡化成三種類別:生存(Existence)、關係性(Relatedness)以及成長(Growth),簡稱為ERG理論。生存的需要即所有各式各樣的生理及物質的慾望,可與馬斯洛的生理需要及某些安全需要相比;關係性需要是分享思想及感情的慾望,此一需要類別與馬斯洛的安全、社會與某些自我尊榮需要相似;成長需要是有關人的發展與自我實現,即一個人努力以求工作上有創造性的或個人成長方面的一切需要,這類需要之滿足得自個人所從事不但需充分應用其能力且需發展能力之任務(註十四...

【用戶】Anita Chung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好詳細...感謝

【用戶】林滿妹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超感恩的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Herzberg :(A) 需求層次論(B) 雙因子 ( 激勵---保健 ) 理論(C) ERG理論~解析 :「當代激勵理論」:一、「認知」學派 (「心理」) :(一) 「內容」理論:1.「需求」:(1) 馬斯洛 ( Maslow) →「需求層次論」。(2) 阿德弗 ( Alderfer) →「E.R.G.理論」。(3) 麥克里蘭 ( Mc Clelland ) →「成就動機理論」。2.「兩因」:何茲柏格 ( Herzberg ) → 「激勵  - 保健理論」。3.「人性」:麥克格瑞格 ( Mc Gregor ) →「X & Y 理論」。(二)「過程」理論 :1. 佛洛姆 ( Vroom ) →「期望理論」。2. 亞當斯 ( Adams ) →「公平理論」。二、「行為改變」學派 (「行為」) :史金納 (Skinner ) → 「刺激 - 反應理論」=「制約性工具學習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