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五、默寫(共10分)請將馬致遠〈落梅風遠浦帆歸〉、白樸〈陽春曲知幾〉兩首曲完整地寫在下列欄位中。錯、漏、多字皆扣一分。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10204
統計:A(201),B(158),C(54),D(21),E(0)

用户評論

【用戶】Jenny Lee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指人可以通過「習」而達到「上智」或「下愚」,「惟上智與下愚不移」指人不可因習而遷改自己的「性」,前者似乎強調「習」的重要,而後者又否定了「習」對「性」的作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社會觀點惟上智與下愚不移: 生物學觀點所以兩者自相矛盾~稱為"哲學"~哈哈哈

【用戶】多多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所以想請問,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社會觀點惟上智與下愚不移: 生物學觀點到底有無這樣說法????還是只要記"孔子以「哲學」人性論的智愚來說明教育是有限度的,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用戶】ricky691017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 教學十大原則  起點: 準備原則、類化原則    過程:努力與興趣原則   個性適應原則   社會化原則   自動學習原則   適時指導原則    結束:熟練原則   同時學習原則 類化原則:1.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2. 孟...

【用戶】sherry01121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1.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白話解:孔子說:「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於後天學習的不同,相差越來越遠了。」※「習」也有說是習慣,然習慣也是透過學習以養成的。2.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所指應是...◎白話解:孔子說:「只有上等智能的人與下等的愚笨者,是不可以改變的。」 ※ 唯有上智不必移,下愚不愿移、不能移。※ 中下等根性的人,皆可以改變,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