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在烏克蘭為是否與歐洲聯盟簽署連繫條約之爭,引發內部抗爭、動亂、分裂,進而導致俄羅斯斷然出兵併吞克里米亞半島,此一情勢的發展似乎使得國際社會退回到冷戰的狀態。國際關係學者傾向從現實主義或自由主義的角度來探討國際社會何去何從。請分別闡述現實主義和自由主義的主要論點?並比較分析這兩大理論的差異?(25 分)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54452
統計:A(284),B(697),C(91),D(184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教哲各學派代表人物、組織異化之病態現象

用户評論

【用戶】Chia Hui Huan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A)異化: 組織疏離感,包括無力感、無規範感、自我疏離感B)無回應力: 組織日益擴大,導致上級對下級控制力量降低,也會使得行政人員對環境的回應緩慢,致使特殊需求與一般需求難以平衡,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C)過度順從: 由於組織受到外在報酬的誘導,團隊精神與組織的防衛容易形成目標錯置及受過訓練的無能D)無情無義: 在組織體制中,人因控制而失去自主性,在分工之原則下,工作也會變成無意義感,僅從其專業的角度思考,而成單向度的人,同時也以類化方式詮釋問題,此種物化思考將造成對人性誤解法規森嚴 (法令多如牛毛1職員消極地依法辦公,缺乏自動精神2法規之修改無法配合社會變遷之需要,妨礙社會進步3法規缺法彈性,造成組織僵化4形式主義5目標錯置6官僚作風、科員政治、玩法弄權、紅包盛行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組織因為分工的緣故,導致人員在無人文主義精神的環境下工作,而漸失活力。並且因此常見行政人員對民眾缺乏耐心、回應僵化及缺乏關懷的現象。此為何種組織的病象?(A)異化的病態現象(B)無回應力的病態現象(C)過度順服的病態現象(D)無情無義的病態現象~解析 :「無情無義」的「病態現象」:一、在「科層組織」中,「人員」的「行為」失去「自主性」,組織因為「分工」的「緣故」,工作內容被「割裂」後,「人」也漸漸「失去」了「活潑」的「人性」,這種在「組織」中「失去」的「人性活力」,必然會「反映」在他對「同事」和「顧客」的「應對」中,常見「行政人員」對「民眾」缺乏「耐心」,「回應僵化」,「缺乏關懷」的現象,固然與「個人」的「修...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精修 (一) :所謂「過度官僚化」,依吳瓊恩教授的看法,是指「行政機關上級人員對於人員需要自由裁量時,卻使用各種規則與章程來控制其行為,使之慣例化以避免當場給予指示」。因此,容易產生以下「病象」:一、「異化」:是指「組織疏離感」,包括 : (一)「無力感」、(二)「無規範感」、(三)「自我疏離感」。二、「過度順從」:由於「組織」受到「外在報酬」的「誘導」、「團隊精神」與「組織」的「防衛」,容易形成「目標錯置」及「受過訓練無能」之現象。三、「無反應力」:組織「日益擴大」,導致「上級」對「下級」控制力量「降低」,也會使得「行政人員」對「環境」的「回應緩慢」,致使「特殊需求」與「一般需求」難以「平衡」,不符「公平正...

【用戶】歐巴斯基-109年已放棄國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一直鑽研這些籠統而空泛的理論,就會讓我們變那樣…,純抱怨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