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有關學習讀本中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透過鄭莊公言其弟「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不義不暱,厚將崩。」可知莊公早有準備。
(B) 本文詳述整件史事的來龍去脈,故可判斷應是選自左傳一書
(C) 孟子曾嘆:戰國時期是一個:「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的混亂時代,本文即可說是戰國時代局勢的縮影
(D)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此段相關文字乃針對春秋字句加以解釋其「大義」,故應是出自公羊傳或穀梁傳。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52381
統計:A(17),B(17),C(37),D(24),E(0)

用户評論

【用戶】又子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 (C) 錯  發生在春秋時期

【用戶】又子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 錯  發生在春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