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問題二:小華因為人緣好,所以有辦法說服與串結班上同學共同抵制老師,此凸顯出什麼議題的重要性(2 分)?選項:
(A)班級經營
(B)學生文化
(C)團體動力
(D)合作學習

參考答案

答案:B[無官方正解]
難度:簡單0.72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不想準備複試Q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班級經營當然也很重要,但是這邊題幹提到「...

【用戶】即使身處黑暗,也要有往前走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好奇答案為何不是 (C) 團體動力?題幹有特別提到小華人緣好,他在班上發揮他的影響力來串連其他同學。換言之,小華就像是班級這個團體中的「領導者」角色,他的想法影響所及,使得不論團體成員或整個氣氛都因此改變。雖然(B)學生文化 的確可能造成教學不利,但我認為題幹更強調的是「小華串聯同學」這個行為所導致的師生衝突,所以我認為 (C)團體動力 會更符合題目的要求。一點淺見,若有不正確,再煩請其他摩友幫忙補充!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s)是指團體成員間互動時所產生的力量,因動力使團體的運作可以開始並持續下去,團體動力會影響個別團體成員及整體團體的行為,團體動力通常包含溝通與互動模式、凝聚力、社會整合和影響與團體文化等四個面向(夏林清,1994;莫藜藜,2008)。(資料來源:http://blog.udn.com/LingLongLong/7438259)→將其套用在教室中,團體動力具有蔓延作用,就像發酵,好的會感染,不好的行為也會擴散到全班。

【用戶】多多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學校公布答案為:B回2F題幹有特別提到小華人緣好,他在班上發揮他的影響力來串連其他同學。由於組成分子之間的差異,往往形成許多附屬團體或次級團體(sub-groups)。這些附屬團體各具獨特的規範與價值,分別構成其次級文化(教育辭典)我覺得並不是全班的學生都會反抗老師,也不會是全班的意志,因此歸類為學生文化(次文化)比較合適。團體動力(group dynamics)是指團體成員間互動時所產生的力量,因動力使團體的運作可以開始並持續下去,團體動力會影響個別團體成員及整體團體的行為,團體動力通常包含溝通與互動模式、凝聚力、社會整合和影響與團體文化等四個面向(夏林清,1994;莫藜藜,2008)。如果今天題幹改成,老師改變自己帶班方式,同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