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下列敘述何者傾向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觀點?
(A)時也,運也,命也,非我之所能也;
(B)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C)我思,故我在;
(D) 人除自我塑造之外甚麼也不是。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875
統計:A(30),B(9),C(207),D(234),E(0)

用户評論

【用戶】noname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我在 故我思

【用戶】成功需要有備而來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存在是經內心體驗以後的生活- 齊克果。一、存在主義的源起(一)工業革命的震撼 中世紀至18世紀之間,基爾特(Guild)制度造成家庭式工業。一個城鎮可以說是一個經濟單位,工人技術純熟,可靠勞力養活自己,能肯定自己存在價值與意義。但工業化的結果,人們只是在巨大工廠重複裝上螺絲釘,不必也無法知道自己的價值,即使因為生病而離職,這世界上也不會有什麼改變。(二)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 戰爭毀滅人類,吞食一切,人的命運消失在硝煙彈雨中,戰爭、絕望、死亡籠罩一切。兩千年來柏拉圖式的唯心論,激起學者與思想家走出這種哲學的巢臼,以具體生命代替抽象的思考、以真實人生代替幻想、以自身感受代替普遍法則。二、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一)齊克...

【用戶】noname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我在 故我思

【用戶】成功需要有備而來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存在是經內心體驗以後的生活- 齊克果。一、存在主義的源起(一)工業革命的震撼 中世紀至18世紀之間,基爾特(Guild)制度造成家庭式工業。一個城鎮可以說是一個經濟單位,工人技術純熟,可靠勞力養活自己,能肯定自己存在價值與意義。但工業化的結果,人們只是在巨大工廠重複裝上螺絲釘,不必也無法知道自己的價值,即使因為生病而離職,這世界上也不會有什麼改變。(二)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 戰爭毀滅人類,吞食一切,人的命運消失在硝煙彈雨中,戰爭、絕望、死亡籠罩一切。兩千年來柏拉圖式的唯心論,激起學者與思想家走出這種哲學的巢臼,以具體生命代替抽象的思考、以真實人生代替幻想、以自身感受代替普遍法則。二、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一)齊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