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孫子•行軍篇》言處軍之道,下列何者正確?
(A)丘陵堤防,必處其陰,擇斥澤處,避敵知我軍形
(B)客絶水而來,勿迎于水內,令半濟而撃之
(C)依山絶谷,敵已居隆高處則登而攻之
(D)右背水澤,前左山林,利於奇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62283
統計:A(124),B(146),C(27),D(49),E(0)

用户評論

【用戶】abc3212147123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孫子說﹕軍隊在處於運動及觀察與判斷敵情時,通過山地,必須沿著低谷行進,駐軍紮營時,要居於高地,如果敵人占領高地,切忌仰攻,這是在行軍於山地時的處置。橫渡江河之後,應進到距河較遠的地域﹔如果敵軍渡河進攻,不應前往水中迎擊,而要乘其半渡之際,給予痛擊,這樣最為有利﹔如果想和敵軍作戰,就不要在河岸邊,而要把軍隊配置在居高向陽的地帶,在水邊紮營,要在河流的上游,不要逆著水流駐軍,這是行軍在河流地域的處置。通過沼澤地帶時,應趕快離開,絕不能停留;如果在沼澤和敵軍交戰時,我軍就必須靠近水草而背倚著林木,這是在沼澤地帶行軍的處置。在平原駐軍,應選擇平坦的地域,最好右背靠高處,前低而後高,這是在平原地帶行軍的處置。以上四種正確處置的行軍原則,就是黃帝之所以能夠戰勝四帝(赤帝、青帝、白帝與黑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