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2. 小志初學語言常發出重疊的單音如「花花」、「漂漂」,他的語言正在哪一時期?(A)文法期 (B)複句期 (C)單字句期 (D)多字句期

【評論內容】史登/斯特恩(sten)語言發展階段

1歲前:準備期

1~1.5歲:單字句期

1.5~2歲:電報句期/雙字句期/多字句期/命名爆炸期/稱呼期/象徵期

2~2.5歲:文法期/造句期

2.5~3歲:複句期/好問期

【評論主題】26.根據動力系統理論(dynamical systems theory),在輔導幼兒的動作發展時應注意什麼?(A)等待幼兒的神經系統發展成熟(B)提供某一動作不斷練習的機會(C)提供外在援助,引發幼

【評論內容】動力系統理論(dynamical systems theory),即為「動作發展的協調方式」 發展學家賽倫創造一個新.....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父母效能訓練」(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ET)是一種提升父母親職能力的訓練方案。下列有關 PET 的敘述,何者錯誤?(A)由美國學者艾利斯(A. Ellis)

【評論內容】

一、P.E.T.的基本理念

「父母效能訓練」創始於1960年代,創始人為湯瑪斯.高登博士(Tomas Gordon)。「父母效能訓練」初創時,是用來協助父母們改善不良的親子關係,茲將其內容介紹於下:

 

(一)     改變父母的管教方式,就可以改變親子關係

(二)     理想的父母,並非是天生的

(三)     父母是人,不是神

 

總之,P.E.T.課程主要在強調父母應該作一個「真人」,亦即(1)真實的父母一定會對孩子表現出接受和拒絕。(2)即使對相同的行為,也可能隨對象、時間、和場合而有不同的看法。(3)父母不該隱藏自己的感受,而表現虛假的接受。

 

 

二、P.E.T.運用的親子互動技巧

 

(一)         對孩子表達接受,以使...

【評論主題】「父母效能訓練」(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ET)是一種提升父母親職能力的訓練方案。下列有關 PET 的敘述,何者錯誤?(A)由美國學者艾利斯(A. Ellis)

【評論內容】

一、P.E.T.的基本理念

「父母效能訓練」創始於1960年代,創始人為湯瑪斯.高登博士(Tomas Gordon)。「父母效能訓練」初創時,是用來協助父母們改善不良的親子關係,茲將其內容介紹於下:

 

(一)     改變父母的管教方式,就可以改變親子關係

(二)     理想的父母,並非是天生的

(三)     父母是人,不是神

 

總之,P.E.T.課程主要在強調父母應該作一個「真人」,亦即(1)真實的父母一定會對孩子表現出接受和拒絕。(2)即使對相同的行為,也可能隨對象、時間、和場合而有不同的看法。(3)父母不該隱藏自己的感受,而表現虛假的接受。

 

 

二、P.E.T.運用的親子互動技巧

 

(一)         對孩子表達接受,以使...

【評論主題】18.何謂史代納(Steiner)的人智學論點?(A)強調基本人性陶冶是使腦、心、手均衡發展 (B)強調人類應使身、心、靈合一(C)強調意志(will)的重要 (D)人智學是屬於人文主義

【評論內容】人的本質:身體﹝body﹞、精神﹝spirit﹞和心靈﹝soul﹞。重視一個人的意志力﹝willing﹞、感情﹝felling﹞、思考力﹝thinking﹞的培育

【評論主題】19.提出智力三元論美國心理學家是哪一位?(A)Sternberg(B)Spearman(C)Mayer(D)Thurstone.

【評論內容】

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

二、人類智力是由三個不同維度形成的複合體:

(一)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記憶、辨別、分析、判斷、從而找出問題答案的能力,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能力。

(二)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從經驗中得到啟發與領悟,從而形成個人的創造性能力。

(三)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只因應環境需要而隨機應變的能力,情境因應智力高的人,在生活適應時既能改變自己適合環境要求,也能改變環境條件從而達到自己追求的目的

【評論主題】19.提出智力三元論美國心理學家是哪一位?(A)Sternberg(B)Spearman(C)Mayer(D)Thurstone.

【評論內容】

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

二、人類智力是由三個不同維度形成的複合體:

(一)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記憶、辨別、分析、判斷、從而找出問題答案的能力,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能力。

(二)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從經驗中得到啟發與領悟,從而形成個人的創造性能力。

(三)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只因應環境需要而隨機應變的能力,情境因應智力高的人,在生活適應時既能改變自己適合環境要求,也能改變環境條件從而達到自己追求的目的

【評論主題】19.提出智力三元論美國心理學家是哪一位?(A)Sternberg(B)Spearman(C)Mayer(D)Thurstone.

【評論內容】

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

二、人類智力是由三個不同維度形成的複合體:

(一)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記憶、辨別、分析、判斷、從而找出問題答案的能力,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能力。

(二)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從經驗中得到啟發與領悟,從而形成個人的創造性能力。

(三)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只因應環境需要而隨機應變的能力,情境因應智力高的人,在生活適應時既能改變自己適合環境要求,也能改變環境條件從而達到自己追求的目的

【評論主題】22. 小志初學語言常發出重疊的單音如「花花」、「漂漂」,他的語言正在哪一時期?(A)文法期 (B)複句期 (C)單字句期 (D)多字句期

【評論內容】史登/斯特恩(sten)語言發展階段

1歲前:準備期

1~1.5歲:單字句期

1.5~2歲:電報句期/雙字句期/多字句期/命名爆炸期/稱呼期/象徵期

2~2.5歲:文法期/造句期

2.5~3歲:複句期/好問期

【評論主題】23. 小聰畫房子時,除了外形還畫岀客廳桌椅、臥室的床等屋內情形,此種繪畫的方式稱為什麼? (A)細緻式的畫法 (B)X 光式的畫法 (C)即興式的畫法 (D)加強式的畫法

【評論內容】

繪畫發展階段

1.塗鴉期(1-2歲):又稱錯畫期。沒有意義的畫線時期,以線條塗鴨為主。

此時期分四階段:無控制塗鴉、控制塗鴉(直線塗鴉)、圓形塗鴉、命名塗鴉。

其塗鴉發展順序:點錯畫→橫線錯畫→直線錯畫→波浪錯畫→圓形錯畫→綜合性錯畫。

2.象徵期(2-3歲):有意義的塗鴉期,會於作畫後為其畫命名,故又稱「命名塗鴉期」。此時幼兒意圖畫出一些形象,但仍畫其所知、所感、所想,並非是所見。

3.前圖式期(3-4歲):無論畫任合東西都一定以圖式表現,例如僅畫出一部份或一些符號,雖不很精確,但已能看出畫出意義。其圖畫題材以人物居多,畫的最多是自己,其次父母、老師。所畫的人頭部特別大,通常以圓圈表現頭,以線條表現四肢,像蝌蚪一樣,故又稱...

【評論主題】26.根據動力系統理論(dynamical systems theory),在輔導幼兒的動作發展時應注意什麼?(A)等待幼兒的神經系統發展成熟(B)提供某一動作不斷練習的機會(C)提供外在援助,引發幼

【評論內容】

動力系統理論(dynamical systems theory),即為「動作發展的協調方式」

 發展學家賽倫創造一個新的動力系統理論描述動作技巧是如何發展及協調的。

強調讓孩子獲得與環境互動的挑戰之探索性活動,會促成在動作技能上的進步。

【評論主題】21.王老師在烹飪角進行活動,但是小米手部沒有足夠的力氣挖冰淇淋,所以讓小米排在同儕後面,等冰淇淋融化一些再挖,自然地提高其參與程度,請問此一課程調整策略為何?(A)環境支持 (B)同儕支持 (C)活

【評論內容】

課程的修正與調整,是指當特殊需求幼兒與普通幼兒的教學目標相同,但特殊需求幼兒無法完全參與課程時,所進行的調整,這裡所指的課程修正包括對於進行中的教室活動與材料予以調整,以最大化兒童的參與;實施課程調整的時機是當兒童對於活動有興趣,但無法完全參與時。課程調整的型態有八種:

1.環境支持:改變物理的、社會的、時間的環境以提昇兒童的參與學習

2.素材調整:改變素材,讓兒童儘可能地獨立參與

3.活動簡化:將複雜的活動切割成小片段,或者減少步驟

4.喜好運用:如果兒童無法受益於學習,找出兒童的喜好

5.特殊器材的運用:使用可以讓兒童參與或者可以提昇其參與度的輔具

6.成人支持:成人的介入支持兒童的參與和學習

7.同儕支持:運用同儕來幫忙兒童學習重要的目標

8.隱性支持:在活動中,安排事件自然地發生

 

出自《學前特殊幼兒融合教育的基石》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楊宗仁教授

 

 

 

 

 

【評論主題】「父母效能訓練」(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PET)是一種提升父母親職能力的訓練方案。下列有關 PET 的敘述,何者錯誤?(A)由美國學者艾利斯(A. Ellis)

【評論內容】

一、P.E.T.的基本理念

「父母效能訓練」創始於1960年代,創始人為湯瑪斯.高登博士(Tomas Gordon)。「父母效能訓練」初創時,是用來協助父母們改善不良的親子關係,茲將其內容介紹於下:

 

(一) 改變父母的管教方式,就可以改變親子關係

(二) 理想的父母,並非是天生的

(三) 父母是人,不是神

 

總之,P.E.T.課程主要在強調父母應該作一個「真人」,亦即(1)真實的父母一定會對孩子表現出接受和拒絕。(2)即使對相同的行為,也可能隨對象、時間、和場合而有不同的看法。(3)父母不該隱藏自己的感受,而表現虛假的接受。

 

 

二、P.E.T.運用的親子互動技巧

 

(一) 對孩子表達接受,以使...

【評論主題】【題組】 ⑵試決定此柱平衡載重 Pb、平衡彎矩 Mb 及平衡偏心距 eb。(20 分)

【評論內容】

崇尚自然、回歸人本,落實真善美的教育

理論基礎來源

人智學:

1.教育哲學的基礎。

2.人類的智慧,心靈科學。

3.教導人如何以正確、客觀的觀察及方法走進靈性世界的學習,連結人類現代及未來發展的福祉。透過探尋生命存在的起源與本質

,解開人類生存及命運的奧秘

*身心靈三位一體:

1.身Body:感官/吸收心智

2.心soul:內在心性生命:靈魂

3.靈Sprit:透過思想展現靈性

教育目的

敬虔、愛、自由

幼兒期:感恩的心

小學期:愛

青春期:責任感

培養自由的人

教育內容與原則

三元素:模仿、意志力、規律性

(一)模仿

(二)意志力與反覆活動

(三)自由創意的遊戲

(四)故事:故事治療布偶戲

(五)藝術活動:色彩的經驗、蜂蜜臘造型、輪舞

 

 

教育方法

主要在於教師工作...

【評論主題】二、設計題:1. 題目:某大學國際會議中心及校友會 。2. 主題:某大學建校八十週年,校友們為感謝母校栽培,決定募款籌建國際會議中心及校友會 一處,促進教師研究及推廣工作,提升母校學術地位;並藉由會

【評論內容】維他命B1 ─硫胺素(thiamin) 維他命B1主要是幫助糖與澱粉等醣質轉換成組織細胞所能利用的能量,並使周圍神經傳導功能正常運作,也參與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其影響的範圍遍及消化道、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含括大腦功能、精神狀況和肌肉協調。不足時容易疲倦、精神變差。 維他命B1可從糙米中攝取。1897年荷蘭醫生艾克曼(C. Eijkman)實驗發現,餵食白米的雞等家禽,腳部會出現癱瘓現象,但只要改餵糙米很快就恢復正常。因此平日餐桌上的米飯,可以加入糙米來補充維他命B1。 維他命B2 ─核糖黃素(riboflavin) 維他命B2同時參與醣類、蛋白質和脂肪的氧化分解,是維持細胞生機、促進細胞正常生長的重要物質。影響層面以皮膚、口腔(唇、...

【評論主題】27.下列何種不是心理學家斯騰柏格所提倡智力三元論中,所謂的三種智力成份?(A)訊息性智力 (B)組合性智力 (C)經驗性智力 (D)實用性智力

【評論內容】

一、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

二、人類智力是由三個不同維度形成的複合體:

(一)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記憶、辨別、分析、判斷、從而找出問題答案的能力,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能力。

(二)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從經驗中得到啟發與領悟,從而形成個人的創造性能力。

(三)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只因應環境需要而隨機應變的能力,情境因應智力高的人,在生活適應時既能改變自己適合環境要求,也能改變環境條件從而達到自己追求的目的。

三、智力三元論中三種智力的分配因人而異。

四、斯騰伯格的智力三元論指出傳統智力測驗的兩項限制...

【評論主題】48.哪一位學者提出智力三元論(triarchictheoryofintelligence),並主張智力行為具有三種成分:情境、經驗和訊息處理技巧?(A)賽斯通(Thurstone)。(B)迦納(Ga

【評論內容】

一、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

二、人類智力是由三個不同維度形成的複合體:

(一)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記憶、辨別、分析、判斷、從而找出問題答案的能力,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能力。

(二)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從經驗中得到啟發與領悟,從而形成個人的創造性能力。

(三)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只因應環境需要而隨機應變的能力,情境因應智力高的人,在生活適應時既能改變自己適合環境要求,也能改變環境條件從而達到自己追求的目的。

三、智力三元論中三種智力的分配因人而異。

四、斯騰伯格的智力三元論指出傳統智力測驗的兩項限制...

【評論主題】34. 保育人員被納編在兒童福利專業人員之一是在民國 (A)72年 (B)74年 (C)82年 (D)84年。

【評論內容】民國44年臺灣省政府頒佈【農忙托兒所設置辦法】,內政部頒佈【托兒所設置辦法】84年公所將各社區托兒所全部收回經營,開始納編

【評論主題】19.提出智力三元論美國心理學家是哪一位?(A)Sternberg(B)Spearman(C)Mayer(D)Thurstone.

【評論內容】

智力三元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 (Robert J. Sternberg) 於1985年首次提出。

二、人類智力是由三個不同維度形成的複合體:

(一)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記憶、辨別、分析、判斷、從而找出問題答案的能力,傳統智力測驗所測到的能力。

(二)經驗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e):指善於從經驗中得到啟發與領悟,從而形成個人的創造性能力。

(三)情境因應智力(contextual intelligence):只因應環境需要而隨機應變的能力,情境因應智力高的人,在生活適應時既能改變自己適合環境要求,也能改變環境條件從而達到自己追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