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依我國現行的特殊教育法,當家長不同意鑑輔會安置時,下列那一項敘述正確?(A)鑑輔會應依家長原來意願安置(B)家長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訴  (C)家長可向縣市政府提出申訴  (D)家長可向縣市政府教育局(

【評論內容】雖然答對,看了解釋後有一種越來越模糊的感覺主管機關分成三個層級,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教育相關事項的中央主管機關八九不離十都是教育部,畢竟在科層體制下,作為最高行政首長的總統(假設以總統制來說)底下設行政院長大總管,統轄14部8會3關1院1行2處。故教育部為中央(也可以理解為某程度上全國)主管機關然而教育部鞭長非及,在地方分權的概念下,授權予各地方縣市政府(而非各地方教育局處)。因此法條指稱主管機關都是各地縣市政府

【評論主題】有關聽覺障礙學生課程調整方式的敘述,下列哪一選項較為適當?甲、重覆說明關鍵詞彙乙、多使用象徵性語言丙、詳細的說明與練習丁、使用圖表呈現關鍵概念(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

【評論內容】我覺得聽覺障礙和聽覺理解不必然相同,題幹並沒有說到理解困難因此著重在於接受,策略應該要能夠幫助學生input在這個脈絡下,無論使用抽象或具體語言,對於一個聽覺障礙學生而言,並沒有協助或抑制。因此選項排除乙

【評論主題】30.甲、乙、丙三名學生參加一項語文科成就測驗,如果原始得分轉換之後,甲生是PR=80,乙生是T=70,丙生是z=1。依據常態分配推論,三名學生的成績高低結果為何?(A)甲>乙>丙 (B)乙>丙>甲

【評論內容】補充一下最佳解平均數±一個標準差所包含的常態分配的範圍是68%也就是說兩尾tail分還剩32%但因為兩是在正一個標準差處,所以68+32/2=84

【評論主題】3.「殺一儆佰」是屬於何種理論的學習主張?(A)意義學習論(B)認知學習論(C)人本主義學習(D)社會學習論

【評論內容】殺一儆佰屬於懲罰理論中的懲戒性懲罰透過觀察到別人的錯誤,來避免自己犯錯,故屬社會學習論。

【評論主題】30.甲、乙、丙三名學生參加一項語文科成就測驗,如果原始得分轉換之後,甲生是PR=80,乙生是T=70,丙生是z=1。依據常態分配推論,三名學生的成績高低結果為何?(A)甲>乙>丙 (B)乙>丙>甲

【評論內容】補充一下最佳解平均數±一個標準差所包含的常態分配的範圍是68%也就是說兩尾tail分還剩32%但因為兩是在正一個標準差處,所以68+32/2=84

【評論主題】有關聽覺障礙學生課程調整方式的敘述,下列哪一選項較為適當?甲、重覆說明關鍵詞彙乙、多使用象徵性語言丙、詳細的說明與練習丁、使用圖表呈現關鍵概念(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

【評論內容】我覺得聽覺障礙和聽覺理解不必然相同,題幹並沒有說到理解困難因此著重在於接受,策略應該要能夠幫助學生input在這個脈絡下,無論使用抽象或具體語言,對於一個聽覺障礙學生而言,並沒有協助或抑制。因此選項排除乙

【評論主題】30.甲、乙、丙三名學生參加一項語文科成就測驗,如果原始得分轉換之後,甲生是PR=80,乙生是T=70,丙生是z=1。依據常態分配推論,三名學生的成績高低結果為何?(A)甲>乙>丙 (B)乙>丙>甲

【評論內容】補充一下最佳解平均數±一個標準差所包含的常態分配的範圍是68%也就是說兩尾tail分還剩32%但因為兩是在正一個標準差處,所以68+32/2=84

【評論主題】3.「殺一儆佰」是屬於何種理論的學習主張?(A)意義學習論(B)認知學習論(C)人本主義學習(D)社會學習論

【評論內容】殺一儆佰屬於懲罰理論中的懲戒性懲罰透過觀察到別人的錯誤,來避免自己犯錯,故屬社會學習論。

【評論主題】30.甲、乙、丙三名學生參加一項語文科成就測驗,如果原始得分轉換之後,甲生是PR=80,乙生是T=70,丙生是z=1。依據常態分配推論,三名學生的成績高低結果為何?(A)甲>乙>丙 (B)乙>丙>甲

【評論內容】補充一下最佳解平均數±一個標準差所包含的常態分配的範圍是68%也就是說兩尾tail分還剩32%但因為兩是在正一個標準差處,所以68+32/2=84

【評論主題】26. 當小孩哭著要糖吃時不給他糖,在小孩不哭表現好時才給他糖吃,這是運用什麼增強原理?(A)區別性增強低頻率 (B)區別性增強零反應 (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 (D)制約增強

【評論內容】

題目的目標行為是哭著要糖吃非目標行為限定為不哭且表現良好

因為目標行為有功能,把同樣的功能置換為另一種行為。故我選DRA

可是答案沒有DRA ...

如果是DRO的話,那就不用指定非目標行為,只要否定目標行為即可。

一點淺見

【評論主題】30.甲、乙、丙三名學生參加一項語文科成就測驗,如果原始得分轉換之後,甲生是PR=80,乙生是T=70,丙生是z=1。依據常態分配推論,三名學生的成績高低結果為何?(A)甲>乙>丙 (B)乙>丙>甲

【評論內容】補充一下最佳解平均數±一個標準差所包含的常態分配的範圍是68%也就是說兩尾tail分還剩32%但因為兩是在正一個標準差處,所以68+32/2=84

【評論主題】26. 當小孩哭著要糖吃時不給他糖,在小孩不哭表現好時才給他糖吃,這是運用什麼增強原理?(A)區別性增強低頻率 (B)區別性增強零反應 (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 (D)制約增強

【評論內容】

題目的目標行為是哭著要糖吃非目標行為限定為不哭且表現良好

因為目標行為有功能,把同樣的功能置換為另一種行為。故我選DRA

可是答案沒有DRA ...

如果是DRO的話,那就不用指定非目標行為,只要否定目標行為即可。

一點淺見

【評論主題】9. 甲生在魏式智力測驗上的得分是 130 分,他的智力分數可能比多少人來得高?(A)98%(B)97%(C)95%(D)90%

【評論內容】when Z=1.96 信賴區間(CI)為95%因為雙尾(two-tailed) 5/2=2.5故當Z=1.96時,贏97.5的人

【評論主題】34. 小明是資源班的高一新生,若下學期因特殊原因需要重新安置,請問重新安置作業的時程為幾月?(A)3(B)4(C)5(D)6 月。

【評論內容】教育部主管高級中等學校身心障礙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小組於每年5月31日及12月31日前受理身心障礙學生申請校際重新安置。

【評論主題】15. 白血病的學生是屬於下列哪一個障礙類別?(A)肢體障礙 (B)身體病弱 (C)發展遲緩 (D)並不能歸屬於任一障礙中

【評論內容】我覺得自己在鑽牛角尖本法第三條第七款所稱身體病弱,指罹患疾病,體能衰弱,需要長期療養,且影響學習活動者。前項所定身體病弱,其鑑定由醫師診斷後認定。「光是白血病難以看出有無影響學習活動」這樣理解很奇怪嗎?

【評論主題】以下何項屬於工作社會技能(A)適當儀容(B)工作態度(C)人際關係(D)以上皆是

【評論內容】(一)社會技能是個體在人際互動情境中,表現出為社會所接受,且對自己、他人或彼此有利的行為的一種習得的能力。(二)包含外顯的語言及非語言行為也包含內隱的認知及情意要素(期望、思考、做決定、感知他人願望及意見等)。

【評論主題】61. 下列敘述何者傾向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觀點?(A)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所能也 (B)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C)我思,故我在 (D)人除自我塑造之外甚麼也

【評論內容】存在主義是強調先有而後思,所以沙特:「我在,故我思」,是存在先於本質。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反而是本質先於存在,乃理性主義不是存在主義

【評論主題】7. 某視障學生,兩眼矯正後視力均為 0.2,但左視野缺損 60 度,右視野缺損 30 度,可以安排在教室的什麼位置?(A)前排中間偏左(B)中間後排(C)中間中排(D)中間前排。

【評論內容】我本來選中間後排,想說可以一勞永逸囊括視野問題但矯治後視力0.2,只適合前排,然而前排和視野問題衝突,所以就要來考慮視野問題左眼缺60度,右眼缺20度為方便說明,我們把視野假設有180度(實際上大概只有124-130度左右)把兩手向左右張開,無缺損者大多可以在往前看的情況下瞄到左右手(直線180度)。

【評論主題】12.劉老師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成就和家庭文化頗有關連,文化資源與活動越豐富的家庭,學生的認知發展和學業成績也比較好。她很希望能在班級家長會時,提供一些與「文化資本」有關的建議給家長們,以提升學生的學習

【評論內容】學習才藝應該屬於社會資本。但是對於「增進學生文化資本」而言,或許學習才藝也夾帶一些文化資本。不過以傳統教育觀念而言,A應該是更不能夠被接受的。

【評論主題】30.甲、乙、丙三名學生參加一項語文科成就測驗,如果原始得分轉換之後,甲生是PR=80,乙生是T=70,丙生是z=1。依據常態分配推論,三名學生的成績高低結果為何?(A)甲>乙>丙 (B)乙>丙>甲

【評論內容】補充一下最佳解平均數±一個標準差所包含的常態分配的範圍是68%也就是說兩尾tail分還剩32%但因為兩是在正一個標準差處,所以68+32/2=84

【評論主題】26. 當小孩哭著要糖吃時不給他糖,在小孩不哭表現好時才給他糖吃,這是運用什麼增強原理?(A)區別性增強低頻率 (B)區別性增強零反應 (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 (D)制約增強

【評論內容】

題目的目標行為是哭著要糖吃非目標行為限定為不哭且表現良好

因為目標行為有功能,把同樣的功能置換為另一種行為。故我選DRA

可是答案沒有DRA ...

如果是DRO的話,那就不用指定非目標行為,只要否定目標行為即可。

一點淺見

【評論主題】26. 當小孩哭著要糖吃時不給他糖,在小孩不哭表現好時才給他糖吃,這是運用什麼增強原理?(A)區別性增強低頻率 (B)區別性增強零反應 (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 (D)制約增強

【評論內容】

題目的目標行為是哭著要糖吃非目標行為限定為不哭且表現良好

因為目標行為有功能,把同樣的功能置換為另一種行為。故我選DRA

可是答案沒有DRA ...

如果是DRO的話,那就不用指定非目標行為,只要否定目標行為即可。

一點淺見

【評論主題】26. 當小孩哭著要糖吃時不給他糖,在小孩不哭表現好時才給他糖吃,這是運用什麼增強原理?(A)區別性增強低頻率 (B)區別性增強零反應 (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 (D)制約增強

【評論內容】

題目的目標行為是哭著要糖吃非目標行為限定為不哭且表現良好

因為目標行為有功能,把同樣的功能置換為另一種行為。故我選DRA

可是答案沒有DRA ...

如果是DRO的話,那就不用指定非目標行為,只要否定目標行為即可。

一點淺見

【評論主題】依我國現行的特殊教育法,當家長不同意鑑輔會安置時,下列那一項敘述正確?(A)鑑輔會應依家長原來意願安置(B)家長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訴  (C)家長可向縣市政府提出申訴  (D)家長可向縣市政府教育局(

【評論內容】雖然答對,看了解釋後有一種越來越模糊的感覺主管機關分成三個層級,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教育相關事項的中央主管機關八九不離十都是教育部,畢竟在科層體制下,作為最高行政首長的總統(假設以總統制來說)底下設行政院長大總管,統轄14部8會3關1院1行2處。故教育部為中央(也可以理解為某程度上全國)主管機關然而教育部鞭長非及,在地方分權的概念下,授權予各地方縣市政府(而非各地方教育局處)。因此法條指稱主管機關都是各地縣市政府

【評論主題】有關聽覺障礙學生課程調整方式的敘述,下列哪一選項較為適當?甲、重覆說明關鍵詞彙乙、多使用象徵性語言丙、詳細的說明與練習丁、使用圖表呈現關鍵概念(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

【評論內容】我覺得聽覺障礙和聽覺理解不必然相同,題幹並沒有說到理解困難因此著重在於接受,策略應該要能夠幫助學生input在這個脈絡下,無論使用抽象或具體語言,對於一個聽覺障礙學生而言,並沒有協助或抑制。因此選項排除乙

【評論主題】30.甲、乙、丙三名學生參加一項語文科成就測驗,如果原始得分轉換之後,甲生是PR=80,乙生是T=70,丙生是z=1。依據常態分配推論,三名學生的成績高低結果為何?(A)甲>乙>丙 (B)乙>丙>甲

【評論內容】補充一下最佳解平均數±一個標準差所包含的常態分配的範圍是68%也就是說兩尾tail分還剩32%但因為兩是在正一個標準差處,所以68+32/2=84

【評論主題】3.「殺一儆佰」是屬於何種理論的學習主張?(A)意義學習論(B)認知學習論(C)人本主義學習(D)社會學習論

【評論內容】殺一儆佰屬於懲罰理論中的懲戒性懲罰透過觀察到別人的錯誤,來避免自己犯錯,故屬社會學習論。

【評論主題】26. 當小孩哭著要糖吃時不給他糖,在小孩不哭表現好時才給他糖吃,這是運用什麼增強原理?(A)區別性增強低頻率 (B)區別性增強零反應 (C)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 (D)制約增強

【評論內容】

題目的目標行為是哭著要糖吃非目標行為限定為不哭且表現良好

因為目標行為有功能,把同樣的功能置換為另一種行為。故我選DRA

可是答案沒有DRA ...

如果是DRO的話,那就不用指定非目標行為,只要否定目標行為即可。

一點淺見

【評論主題】29.就人格心理學中,所謂的「BigFive」所包含的人格五個要素,不包括以下那一項?(A)直覺(B)外向(C)情緒(D)親和。

【評論內容】有一天勝文借你一台bmw大五,那你即是開員外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