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9.小方認為「凡事操之在己,如果成功那是因為自己能力不錯也夠努力,如果失敗就表示自己尚有不足之處」;但是他的好友小正卻認為「天命難違,成功是因為運氣好,萬一失敗乃題目太難或大環境未與自己配合」。下列

【評論內容】Weiner 成敗歸因向度 歸因別 因素來源 穩定性 可控制性 內在 外在 穩定 不穩定 可控制 不可控制 能力 O   O     O 努力 O     O O   運氣   O   O   O 工作難度   O O     O 身心狀況 O     O   O 其他   O   O   O   註 : 內在 --> 個人條件  外在 --> 外在環境       穩定/不穩定 --> 不隨情境改.....

【評論主題】29.小方認為「凡事操之在己,如果成功那是因為自己能力不錯也夠努力,如果失敗就表示自己尚有不足之處」;但是他的好友小正卻認為「天命難違,成功是因為運氣好,萬一失敗乃題目太難或大環境未與自己配合」。下列

【評論內容】

 

Weiner 成敗歸因向度

歸因別

因素來源

穩定性

可控制性

內在

外在

穩定

不穩定

可控制

不可控制

能力

O

 

O

 

 

O

努力

O

 

 

O

O

 

運氣

 

O

 

O

 

O

工作難度

 

O

O

 

 

O

身心狀況

O

 

 

O

 

O

其他

 

O

 

...

【評論主題】3.下列哪一位學者的智力理論涵蓋音樂能力?(A)迦納(H. Gardner)(B)塞斯通(L. Thurstone)(C)吉爾福(J. Guilford)(D)史坦伯格(R. Sternberg)

【評論內容】(B) :  美國心理測驗學者塞斯通(L. Thurstone)是智力群因論(group-factor theory of intelligence)代表人物,認為智力乃是數種彼此頗唯讀立的機本因素所組成 七種智力能力:語文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 V):屬於理解語文涵意的能力語詞流暢(Wodr Fluency, W)數字運算(Number, N):屬於方位屬於迅速正確計算能力空間關係(Spacd, S):數於方位及辨別及空間關係判斷的能力聯想記憶(Associaive Memory, M):屬於兩件事相聯結的機械式記憶能力知覺速度(Perceptual Speed, P) :屬於憑知覺訓束辨別事物一同能力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 R):屬於根據經驗作出歸納推理的能

(C) : 基爾福(J. P. Guilford)

美國心理...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項是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主張?(A)強調社會的價值(B)提倡積極的人為懲罰(C)人性本善(D)重視人類的文化資產

【評論內容】

盧梭是一為積極鼓吹人性本善論的思想家。在其《愛彌兒》(Emile,1762)一書中, 他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就提到「凡是來自自然之手的就是善的;一經人手則變墮落了」盧梭以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人的行為在純自然的狀態下,是無由區分為善,為惡的。因為他並沒有善惡判斷的社會文化標準。是故,在順從人的自然本性下,就不會有惡的問題發生。

【評論主題】某國中輔導室計畫成立一個「單親家庭學生成長團體」。輔導室將計畫發給導師, 請導師推薦學生參與團體輔導。王老師查閱學生資料之後,挑選了2位學生,在班上公開通知他們到輔導室報到,參與「單親家庭學生成長團體

【評論內容】知後同意權(informedconsent):諮商的過程當中我們提供充分的資料,讓當事人做決定要不要進入諮商。知後同意書的內容包括諮商進行頻率、時間、及相關規定,如保密,但有例外,如預警跟舉發及諮商技術所帶來的負作用、諮商人員的資格,讓當事人同意,才進入諮商。其中有四點必須注意:(1)知識,提供資料給當事人,讓他知道如何做決定。(2)自願,自動自發,不能強迫。(3)資格能力,當事人能否做決定?如精神耗弱、未成年…我們衡量各種情況,他們的資格是受限的,有時是法律上,有時是我們判斷他的身心因素不適合。(4)理解,如對兒童,也許要用注音符號、口語解釋、錄影帶、錄音帶等等,讓當事人能夠理解。 

【評論主題】7.下列四首五言絕句,哪一首為仄韻?(A)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B)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C)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D)江

【評論內容】

1.一首近體詩,「平起」或「仄起」,要看「第一句的第二字」。

2.一首近體詩,「平韻」或「仄韻」,看「偶數句」的「句尾韻腳」是平聲還是仄聲。因為近體詩(絕句與律詩)偶數句押韻,且一韻到底,不可換韻。故其押韻看第二、四、六、八句之韻腳即知。

3.平起平韻、平起仄韻、仄起平韻、仄起仄韻等,都是用相同之法來判斷。但近體詩仄韻的非常少。仄韻詩大多被歸為古體詩。

【評論主題】( )23.某研究生想觀察國小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法後,學生產生哪些合作行為,他每隔30分鐘觀察10分鐘,每天觀察12次,持續觀察一週,他採用哪種觀察策略?(A)時間取樣 (B)事件取樣 (C)立意取樣

【評論內容】名詞: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解釋:

調查的母體,可依某衡量標準,區分成若干個不重複的子母體,我們稱之為『層』,且層與層之間有很大的變異性,層內的變異性較小。在區分不同層後,再從每一層中利用簡單隨機抽樣抽出所須比例的樣本數,將所得各層樣本合起來即為樣本。此處的比例就是該層的個體總數佔母體的比例。

【評論主題】33.游老師發現志偉放學後經常抽菸,於是告訴他,如果每次想抽菸時,就立刻想到:「抽菸會得癌症!」這屬於以下哪一種行為輔導策略?(A)消弱法 (B)飽足法 (C)嫌惡法 (D)系統減敏法

【評論內容】

消弱法將任何維持行為的增強物(包括正向增強或負向增強)予以消除的方法,則稱為消弱法。由於失去增強物,因此不再被增強的行為就會逐漸地消失。例如,當部屬表現出良好行為,但卻屢次被主管所忽略,那麼由於這些良好行為不再得到增強,所以就會慢慢消失了。

飽足法是給予過多的增強物,多到不能處理而厭膩。

例如:某學生上課喜歡轉動筆桿,難免分心,教師指示他不停地反覆此動作,直到產生厭煩痛苦而戒除該不當行為。戒菸者,令其猛抽菸,直到頭昏腦脹而產生厭惡,但要小心運用以免傷害身心。

【評論主題】29.有關「教學步道」的規劃與設計,下列哪一項敘述正確?(A)教學步道旨在美化校園,和環境佈置的旨趣相同(B)教學步道的內容不必配合課程,以增廣學生視野(C)為使教學步道具有特色,應避免植栽與遊樂設施

【評論內容】

校園步道是無形的,它是利用校園內現有的資源,如植物、動物、建築物、圖形等自然或人為的事物,作為教學的素材,並在這些資源的所在地設計一些配會各科教學的活動內容。然後將各個活動地點在校園內連成一條行走較順的動線,其重點不在於場地,而在於其中配合設計的教學活動。

【評論主題】45.下列何者不是「價值澄清法」的基本理念?(A)個人的價值觀需經過自主的選擇後,才能生根(B)在不同的選擇中作出最後決定,才有真正的價值(C)價值觀的培養為個人自我內省的過程,不需公開(D)若不將價

【評論內容】

步 驟

規 準

一、選擇(choosing)

1.自由的選擇

2.從不同的途徑中選擇

3.經過考慮後才選擇

二、珍視(prizing)

4.重視與珍惜自己的選擇

5.公開表示自己的選擇

三、行動(acting)

6.根據自己的選擇採取行動

7.重複實...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不符合艾斯納(E. W. Eisner)所提倡的表意目標?(A)調查居民對於社區營造計畫的想法 (B)探討電視廣告中的男女生形象(C)說明「覆巢之下無完卵」的意義 (D)設計個人書房的風

【評論內容】艾斯納(Elliot W. Eisner)提出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又稱為懸缺課程,在探討學校「不教什麼」的課程內容提出表意目標,表意目標的重點不在學生從事教育活動後應該展示的行為结果,而在確立學生所經歷的情景。它引導我們注意過程而非目的。表意目標係指學生經由設計好的學習活動,所產生的可能結果,這些結果不事先訂定,也無事先建立的評鑑標準。著重師生學習過程的經驗,而非固定的課程目標例如: 解釋失樂園(Paradise Lost)的意義檢視和評估老人與海(The Old Man & The Sea)的重要性使用電線和木材,設計三度空間的形式訪問動物園,討論其中的趣味

【評論主題】20.奧蘇貝爾(D. P. Ausubel)設計出下列哪一個概念,藉以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引出或形成一個相關的概念架構,以便接納新的學習?(A)前導組織 (B)訊息處理 (C)學習遷移 (D)發現式學習

【評論內容】前導組織是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Ausubel),在其教學理論中所使用的術語。意指在教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之前,教師宜先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基礎,對學生作一引導式的說明,使學生易於把將學習的新知識,與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之間,自行建立起前後連接的關係。簡而言之,前導組織就是一種以舊知識為基礎,包括了新知識簡要概念在內的較高層次的概念性組織體,由之可以幫助學生在原有的認知結構中組織、同化、關連已有的知識。

【評論主題】8.「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之意義與皮德思(R. S. Peters)所強調的哪一個教育規準相近?(A)合自願性 (B)合認知性 (C)合價值性 (D)合邏輯性

【評論內容】

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所提(Peter’s three Education Criterias: Cognitiveness, Worthwhileness, Voluntariness),合價值性是指教育要合乎價值,符合正向價值意義,教育必須符合一切正向發展的價值活動,價值包含有助於學生個人潛能開展、或是學生知識道德的增進。

合認知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認知,符合求知和辨認事實,課程教材應具有驗證性或是否證性,也就是可提供學生反覆證明其真假,並要適於配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條件。

合自願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自願,符合學習者的意願、學習者的自發性,避免灌輸學生知識或是給學生洗腦,應重視學習者的動機、興趣、能力或潛能等等。

【評論主題】6.根據佛洛伊德(S.Freud)的性發展階段理論,青少年是處於哪一階段?(A)口腔期(B)性器期(C)兩性期(D)潛伏期

【評論內容】十二歲之後是為兩性期。性荷爾蒙的刺激發展,使個體急速發展,並產生第二性徵(男生的喉節、腋毛、體毛;女生的胸部),兩性間的差異更加明顯,對身體的變化更為關心。性衝動復甦,利他的動機出現,開始愛別人,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以異性為對象。  在兩性期,由於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並轉趨強烈,又重視人際關係,愛慕異性。此期發展任務便在終止對父母的依賴,建立獨立工作的能力;準備職業(生涯)規劃,結婚成家,並融合各方面的快樂來源。總之,在此期要做好成人生活的準備,發展成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