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 美國學校輔導教師學會(ASCA, 2005)的全國模式(thenational model)強調輔導教師應以學校輔導工作的何種角色自居:(A)輔導員(counselor) (B)領導者(lead

【評論內容】http://a001.cpshs.hcc.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12030038&Category=62&PartPage=2可以看一下他的介紹

【評論主題】50.譬喻修辭格的組成,一般認為有「本體」、「喻詞」及「喻體」三個部分,三者皆備者稱為明喻,請問下列例句屬明喻者為?(A)歌聲,一排排的麥浪,悠揚的湧過。(B)不知怎的,這兒的空氣竟如此清新,明澈,直

【評論內容】譬喻由「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要素配合而成的,「喻體」是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喻依」,是用來比方說明此一主體的另一事物;「喻詞」,是連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 譬喻又分為明喻、隱喻、略喻。★「明喻」:「喻體+喻詞+喻依」。句子當中有出現「 好像」、「親像」(閩南語)、「如同」、「恰似」、「宛如」、「彷彿」、「像」、「如」、「若」、「似」、「.....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1.上完學習輔導課程後,請學生依之前所學,規劃一個 適合自己的讀書計晝。這是屬於哪一種評量方法?(A)高層次紙筆測驗(B)認知評量(C)檔案評量(D)口語評量

【評論內容】

高層次紙筆測驗:是指依據認知或情意教學目標,設計高層次問題為主的學習評量單,如活動心得、活動單紀錄等,以檢核學生學習的情形。

所謂的高層次問題是只Bloom題出的認知教學目標中比較高層次的"分析,評鑑,創造"目標,而非傳統的"記憶,了解,應用"層次

認知評量:是評鑑"後設認知"的評量,常用的方法有ex.晤談法,觀察法,問券調查法,錯誤偵測法

【評論主題】46.Egan 對於探問形式提供一些建議,以下何者不是其所建議的形式?(A)直接要求以獲得更多訊息 (B)指出需要更進一步弄清楚的陳述(C)直接的提問 (D)緊迫釘人(pinning down the

【評論內容】親師溝通時Egan(2006)指出探問的形式有以下四種:(1)以陳述句鼓勵家長界定和澄清問題,例如:「我不確定我是否真的了解您對孩子的期待……。」「您的意思是……。」(2)直接邀請家長對問題做更多的描述和澄清,例如:「請您多談一點您對孩子未來的看法。」(3)使用問句讓家長界定問題,或是對問題做更詳細和具體的表達,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六個「WH 問句(誰、什麼、何地、何時、如何、哪一個)」,促使家長說出具體的問題、感受、經驗和行為,或是要其舉實例說明,像是:誰與這件事有關?他們做了什麼?發生在何地?何時發生的?如何發生的?哪一個問題最重要?(4)使用家長陳述中的簡單字句,並且配合教師疑問的聲調,促使家長對問題做更詳細和具...

【評論主題】22.小惠是八年級的女生,導師觀察到小惠自卑、憂鬱,而轉介小惠給輔導老師。小惠告訴輔導老師:「我如果要被愛,就得要先討好每個人。」小惠的基本信念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過度類化 (B)錯誤的或不可能實

【評論內容】五大基本錯誤信念: 1.過度類化  ex.「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  ex.「不要接近人,特別是女人,因為女人會盡其所能的壓榨、控制你」 2.錯誤的或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ex.「我如果要被愛,就必須先討好每個人」  ex.「贏得別人的喜愛與讚賞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要放棄理想,勉為其難的完成別人對我的期待」 3.對生活及生活的要求有錯誤的知覺  ex.「生活對我是太困難了」 4.否定自己的價值  ex.「我是這麼愚笨,憑什麼要別人來對我好」  ex.「我不是父母想要的孩子,所以我最好把自己藏起來」 5.錯誤的價值觀  ex.「一將功成萬骨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除了基本錯誤信念外,Adler學派在幫助當事人找出並檢核各種大眾共通的恐懼...

【評論主題】34.某學生施作以 Holland 為編製基礎的生涯興趣量表,結果發現分化性(differentiation)分數很低,這表示:(A)所繪出的側面圖曲線將高峰低谷 (B)表示此生所喜歡的興趣相似性很高

【評論內容】一致性:三個類型(荷倫碼)的關係密切程度,依據RIASEC的六角形圖,越相近的類型一致性越高(選項B在描述一致性)

【評論主題】32.下列何者屬於典型表現測驗?(A)智力測驗 (B)性向測驗 (C)人格測驗 (D)成就測驗

【評論內容】最大表現測驗:測量個人最佳反應或最大成就,確定個人的能力表現。亦即當個人盡最大能力發揮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力 ex. 智力測驗、性向測驗、成就測驗

 ex. 學習評鑑時,若學生考完後成績要排列相對地位,了解他班上的表現,此種評鑑為? (A)最大表現評鑑 (B)常模參照評鑑

典型表現測驗:在正常情形下,個人通常所表現的行為為何。ex. 人格測驗、興趣測驗、態度測驗、適應測驗

 

線上測驗: http://yamol.tw/note-%E6%9C%80%E5%A4%A7%E8%A1%A8%E7%8F%BE%E6%B8%AC%E9%A9%97%E8%88%87%E5%85%B8%E5%9E%8B%E8%A1%A8%E7%8F%BE%E6%B8%AC%E9%A9%97-5945.htm#ixzz3OF5KeXOi

【評論主題】錯誤分析的目的是:(A)瞭解學生思考邏輯(B)幫助學生不再犯錯(C)瞭解學生錯誤狀況(D)告訴學生錯誤所在

【評論內容】C可能是指哪裡錯(what);而A的思考邏輯可以了解學生發生錯誤的原因(why)

【評論主題】要小學生一學期讀一百本課外讀物,最好的辦法是:(A)校長唱歌仔戲以鼓勵學生(B)學生每讀一本書就給獎勵(C)與個別學生訂讀書契約(D)要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書在手上

【評論內容】因為題目是問最好的辦法,所以與個別學生定讀書契約才能符合不同學生的特質需求(因材施教)吧?

【評論主題】2. 美國學校輔導教師學會(ASCA, 2005)的全國模式(thenational model)強調輔導教師應以學校輔導工作的何種角色自居:(A)輔導員(counselor) (B)領導者(lead

【評論內容】http://a001.cpshs.hcc.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12030038&Category=62&PartPage=2可以看一下他的介紹

【評論主題】50.譬喻修辭格的組成,一般認為有「本體」、「喻詞」及「喻體」三個部分,三者皆備者稱為明喻,請問下列例句屬明喻者為?(A)歌聲,一排排的麥浪,悠揚的湧過。(B)不知怎的,這兒的空氣竟如此清新,明澈,直

【評論內容】譬喻由「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要素配合而成的,「喻體」是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喻依」,是用來比方說明此一主體的另一事物;「喻詞」,是連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 譬喻又分為明喻、隱喻、略喻。★「明喻」:「喻體+喻詞+喻依」。句子當中有出現「 好像」、「親像」(閩南語)、「如同」、「恰似」、「宛如」、「彷彿」、「像」、「如」、「若」、「似」、「好比」等等。★「暗喻」:又稱「隱喻」,就是將「喻詞」──「像」、「如」、「若」、「似」…等等,直接轉換成「是」、「為」、「也」、「等於」、「成了」...。(將譬喻的句法隱藏於不知不覺。)★「借喻」:就是將譬喻句中的「喻體」、「喻詞」全消去,只餘「喻依」。★「略喻」:略喻的構成為喻體和喻依,就是省略「喻詞」,而保留「喻體」、「喻依」的表現手法。」

【評論主題】教育部公布教育報告書,其中有關中小學教育方面的願景下列何者正確? (A)就近入學率達90%以上 (B)免試入學率達70%(C)優質學校比率達75%以上 (D)102 年6 月清楚劃分高中職學區。

【評論內容】

全面實施階段具體目標(103年8月至109年7月)

1.免試入學率達85%以上。

2.就近入學率達98%以上。

3.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達95%以上。

【評論主題】8.乙醇的分子式是 C2H5OH,請問 23 克乙醇相當?莫耳解:

【評論內容】三禮:周禮.儀禮.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