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0. 小哲跟老師說:「老師我最喜歡妳,等我長大要跟妳結婚!」老師笑著說:「謝謝小哲,但是等你長大老師已經老了。」小哲說:「沒關係,等我跟妳一樣老了,我們再結婚。」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認

【評論內容】所以從孩子(自我)的想法來看她只能想到自己跟老師一樣年紀(老)時就能跟老師一樣年紀,就能結婚了但無法從老師(他人)的觀點來看,那時老師又更老了!

【評論主題】6. 在右圖的棋盤街道中,從 A 到 B 走捷徑,若經 C 點但不經 D 點,則有 ___________種走法。

【評論內容】from wiki

杜威在著名的教育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明確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個人能夠繼續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歷程以外,去尋覓別的目的,把教育做這個別的目的的附屬物。」這種「無目的論」的確使人不敢輕易接受。必須記緊的是他在這兒說的教育是跟他心目中追求的民主社會不能分割的,對他而言,特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他反映的可說是一種美國精神----個體的發展本身已是最終的目的。

他說:「教育的自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只有人,父母,教師才有目的。」如果我們把他的話理解為教育是漫無目的的,顯然是一種誤解,他「只是要人不因養成社會效率而抹殺兒童青年的天性和當前生活」他不甘心教育淪為「別的目的的附屬物」,所以他把教育中的目的這樣詮釋:「一個人放槍,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槍對著放的鵠的。但這個對象不過是一個記號,(使我們對)所欲進行的活動有所專注。」放槍的最終目的並非鵠的本身,而是這記號使瞄準這動作變得具體和有意義,同樣,教育歷程的本身已具發展個體稟賦的圓滿的意義,教育的目標只是作為導向和指引。

【評論主題】6. 在右圖的棋盤街道中,從 A 到 B 走捷徑,若經 C 點但不經 D 點,則有 ___________種走法。

【評論內容】from wiki夏山學校(英語:Summerhill School)位於英國英格蘭薩福克郡,一所民主學校,另類學校,以生活公約和自主學習取代威權體制教育中的校規。完全不由成人安排任何課程,一切的教育以學習者為出發點。始建於1921年,由A·S·尼爾創辦,夏山的哲學[編輯]

夏山指出,兒童的學習在不受脅迫的自由狀態最好。所有課程都是可選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用什麼時間做什麼。尼爾相信「一個孩子應依據自己的意願生活 - 而不是按照焦慮的父母和自以為是的教育專家認為的那樣」。

除了自由自己的時間,學生還可以參加學校的自治會議。會議每周三次,學生和工作人員都擁有平等的發言權,討論問題,並創建或改變學校的法律決定,以此影響到他們日常的生活。在...

【評論主題】4. 由數字 0,1,2,3,4,5 所組成沒有重複數字的四位數中,共有_____________ 個偶數。

【評論內容】(A)康米紐斯(J. Comenius) -http://blog.xuite.net/st868221/twblog/126833142-%E5%BA%B7%E7%BE%8E%E7%B4%90%E6%96%AF(J.+Comenius)%E4%B8%80%E6%B3%9B%E6%99%BA%E6%95%99%E8%82%B2(C)福祿貝爾(F. Froebel) -http://blog.xuite.net/st868221/twblog/126831125-%E7%A6%8F%E7%A5%BF%E8%B2%9D%E7%88%BE(Froeebl)(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轉貼)無暱稱 (2012/04/06 10:10):70人 

【解】蒙特梭利(D.M. Montessori):【出自陳嘉陽 上冊P.93】

1. 義大利籍教育家,也是義大利國內的第一位女醫生。著有《童年的秘密》。

2. 提出的「秩序感」,曾遭墨索里尼(B.A.A. Mussolini)惡意誤用。

3. 倡導『兒童本位』、『獨立教育』。

4. 認為幼兒教...

【評論主題】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下列哪一種情形會對心理健康最有負面影響?(A)自我未能適當協調本我與超我的衝突(B)面對痛苦現實,暫時以自我防衛機制面對焦慮(C)面對移情現象,突破並分析浮現上來的感覺(D)分析夢境裡

【評論內容】以下網址有對防衛機轉的介紹看完頁面1還有下篇(點頁面1的右下角連結)http://enews.open2u.com.tw/~noupd/book_up/1145/5725.htm

【評論主題】18.對於表達生氣及憤怒有困難的學生,國中教師使用以下哪一技術最為恰當?(A)洪水法 (B)間歇強化法 (C)自我肯定訓練 (D)系統減敏感法

【評論內容】買樂透、對發票是不定次強化(間歇強化=變動比率=部分增強)→例子多於連續強化(轉貼)

【評論主題】6.案主有可能覺察到問題且開始承認其存在,這是在諮商過程中的哪一期?(A)準備期 (B)行動期 (C)醞釀期 (D)醞釀前期

【評論內容】轉貼Bei Yu Kuo 小二下 (2011/03/10 07:55):126人 

 

◎個案做改變的準備度

Prochaska、Norcross和DiClement(1994)指出6個改變階段:

1醞釀前期

個案還未能覺察其改變的需求,或還未想要做改變,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對他們的問題缺乏訊息,他們否認問題的存在,而且常常責怪他人或這個社會造成他們的問題。

是其行為而不是人的問題。

2醞釀期

個案覺察到而且接受問題的責任,他們開始想改變,但還未能作成改變的決定,害怕失敗通常讓個案裏足不前。

3準備期

個案願意承諾作改變,並且準備好要開始真的做改變。

4行動期

個案主動改變其行為以及所處的環境。

5維持期

個案已經做了改變,現在要試著維持其改變,並處理失效的問題。

大概要花21天或更多的...

【評論主題】9.大華認為此次考試成績不好,主要是不夠努力所致。「努力」是屬何種歸因?(A)穩定 —可控制 (B)穩定 —不可控制(C)不穩定—可控制 (D)不穩定—不可控制

【評論內容】最佳解!馬自達 小六上 (2010/07/07 00:20):188人 

歸因別

成敗歸因向度

穩定性

因素來源

能控制性

穩定

不穩定

內在

外在

能控制

不能控制

能力

Ù

 

Ù

 

 

Ù

努力

 

Ù

Ù

 

Ù

 

工作難度

Ù

 

 

Ù

 

Ù

運氣

 

Ù

 

Ù

 

Ù

身心狀況

 

Ù

Ù

 

 

Ù

其他

 

Ù

 

Ù

 

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