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9 兒童中心學派遊戲治療師的角色不包括下列何項?(A)約束自己不以任何方式指導兒童 (B)無條件接納兒童的人與行為(C)應敏感的了解並與兒童同在 (D)不詮釋遊戲、強調情感的意識或了解

【評論內容】

愛思蓮主張非導性遊戲治療應有八個基本原則來指導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上的與兒童的所有溝通:

1. 治療師必須與兒童建立溫暖、友善的氣氛,並儘快建立良好、和諧一致的關係。2. 治療師要接受兒童就是他本身。3. 治療師要在關係上提供寛容的感覺,好讓兒童能夠完全地表達自己的感受。4. 治療師必須警覺兒童所表達的情緒,並能作出回應,讓兒童更加明白他的行為。5. 治療師要深信兒童有解決自己困難的能力,只要提供合適的機會。兒童有責任去做決定和改變。6. 治療師要跟隨兒童的步伐,而非嘗試以任何形式指導兒童的行動或對話。7. 治療師不用催促治療的過程,遊戲治療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8. 治療師只在兒童需要學習在關係上負上應有責任或面對現實環境的需要時才設下限制。

【評論主題】33 在智能不足的分類中,被定義為「可教育的」是指:(A)輕度智能不足(B)中度智能不足(C)邊緣智能不足(D)重度智能不足

【評論內容】邊緣智能不足(70~85)通常不會被認定為智能障礙者,但是也因此無法接受額外資源輕度智力不足(50~70)的學生屬於「有機會進行教育」

【評論主題】38 下列何種團體狀況,領導者應予以制止,以維持團體的運作?(A)成員間的提問(B)成員間的同盟(C)成員間的詮釋(D)成員間的施壓

【評論內容】成員間的同盟現象如何引導成為團體療效的一部份?人際關係的重新詮釋嗎?

【評論主題】18 DeLoache(1987)的實驗發現兩歲半的小朋友觀察到微型玩具藏在模型裡頭以後,在模型對應的房間裡頭沒有辦法直接找到玩具,DeLoache認為這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兒童缺乏以下那種能力?(A)基

【評論內容】泛靈論(英語:animism)又名萬物有靈論,為發源及盛行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簡言之,泛靈論支持者認為「一棵樹和一塊石頭都跟人類一樣,具有同樣的價值與權利」。

【評論主題】34 生涯輔導不能僅以測驗決定案主的生涯目標,其主要理由為何?①測驗結果可能有偏誤 ②測驗對職業 成功的預測力不高 ③個人特質會隨年齡與經驗的成長而改變 ④個人生涯發展受社會環境影響至鉅(A)①②③(

【評論內容】"理想上" 個人生涯發展是以其個人興趣、性向、能力及生涯目標等個人因素做為主要考量但實際上的確大部份人是受社會環境影響很大啊

【評論主題】31 某國民中學將成立音樂班,該校諮詢諮商心理師意見以選擇音樂性向測驗作為甄選的工具之一,則此測驗應最重視下列何種效度?(A)同時效度 (B)預測效度 (C)內容效度 (D)建構效度

【評論內容】預測效度是效標關聯效度之一,係指測驗分數與將來效標資料之間的相關測驗的預測效度對人員的甄選、分類與安置甚為重要,尤其是學校在推行教育與職業輔導方面,必須選用具有相當的預測效度之性向測驗,以便提供適當的教育或職業訓練。

【評論主題】23 下列有關檔案評量的描述,何者錯誤?(A)學生的檔案是由教師以一致標準來加以評鑑(B)是有目的、有系統之蒐集學生之成品所形成之評量(C)學生可參與檔案內容的選擇(D)藉以顯示出學生在某一領域努力、

【評論內容】檔案評量的特色

(引自葉順宜,2012)

一、 檔案蒐集目標化   

二、 檔案內容組織化   

三、 學習呈現歷程化   

四、 評量方式多元化   

五、 教學目標個別化   

六、 學生學習內省化   

七、 實施過程互動化  

【評論主題】28 有關情境-特質焦慮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的敘述何者錯誤?(A)特質焦慮量表有不錯的內部一致性(B)兒童版只能使用在具有一般閱讀能力的學童上(C)即使施

【評論內容】特質焦慮是屬於一種長期性的不舒服情緒狀態,已成為個人的心理傾向或人格特質之一,所以並不全是受到情境因素影響的焦慮。情境焦慮(State Anxiety)是指由特殊狀況(如心理師考試 XD)所引發的短期或暫時性的不舒服情緒狀態。情境焦慮的發生和強度與個體對情境刺激的主觀知覺有關,而且是屬於一種不穩定的因素,會隨著情境而改變

【評論主題】36 關於 DSM-IV-TR 的 A 群(cluster A)人格疾患的診斷準則,下列何者最正確?(A)分裂病性(schizotypal)人格疾患會出現怪異的思維及幻覺經驗(B)分裂病性(schiz

【評論內容】分裂病性(schizotypal)人格疾患會出現怪異的思維(知覺扭曲)、獨特的思考模式(鬆散但未完全分裂)但尚能與現實感連結。

【評論主題】2 美國的迎頭趕上(The Head Start)方案為何種層級的預防案例?(A)初級預防 (B)次級預防 (C)三級預防 (D)四級預防

【評論內容】

初級預防 亦稱一級預防 (primary prevention)乃明顯不同於次級或第三級預防的概念[1]。主要意涵有三方面,提昇個人高層次的潛能、幸福感或協助相關環境改變的促進性活動或方案,維持或轉變個人到適當功能狀態或協助相關環境改變的保護性活動或方案,預先增強個人抵抗能力以避免產生可預測的問題或疾病並協助消除環境影響因素的防範性活動或方案[2]。 (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D%E7%B4%9A%E9%A0%90%E9%98%B2)

次級預防:偏重於篩選出高危險群,並對高危險群進行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措施。

第三級預防:提供有效治療與復健,以避免疾病惡化並及早恢復功能,且不再發病

【評論主題】16 依據 Yalom的觀點,假使團體在早期是困惑、試探、猶豫的,則團體也將呈現下列何種狀態?(A)敵意的 (B)混亂的 (C)疏離的 (D)依賴的

【評論內容】團體成員於團體早期可能會依賴帶領者或其它成員出面來解決困惑、試探、猶豫等膠著狀態,而非嘗試去增加個人的參與及投入。

【評論主題】心理動力治療的重要技術之一是詮釋,以下有關詮釋時機的敘述何者正確?(A)案主呈現出抗拒時是最佳準備狀態接受詮釋(B)案主完全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潛意識材料時是最好詮釋的時機(C)詮釋是從案主的深層意義開始

【評論內容】(B), (D) 綜合起來看,能進行詮釋的潛意識材料是案主已經覺察到但尚需要進一步解釋的部份。從Adler 的觀點,詮釋是為了增進頓悟。

【評論主題】10.「ㄑㄧㄣ」崎磊落

【評論內容】解決導向治療不也會去試著探索「過去」成功經驗? (C)是錯在"了解" 兩個字嗎嗎?

【評論主題】【題組】 ⑷外部性(Externality)

【評論內容】身體化疾患(somatizationdisorder):先有身體症狀,再加上認知扭曲而造成對症狀的感受加劇心身症(psychosomaticdisorder):由心理、環境、社會因素,才引起的身體症狀或疾病

【評論主題】【題組】 ⑵總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評論內容】DSM-V 對於複雜性悲傷跟憂鬱症之間的區分有最新的標準

【評論主題】【題組】(五)慢

【評論內容】還沒上學的兒童怎麼會有學業自尊啦!! (猜錯翻桌)

【評論主題】【題組】 ⑵每股$45。甲公司 X1 年、X2 年及 X3 年底的股價分別為$54、$60 及$65。試作:分別依上述⑴及⑵的情況,作甲公司總經理於 X3 年底選擇:領取現金,或領取股票之必要分錄

【評論內容】兒童的泛靈觀,依據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觀點認為處於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period)的兒童,對於無生命的物體,都會賦予生命或意識。

【評論主題】1 家庭生命週期的第一個里程碑(milestone)是:(A)離開原生家庭(B)建立新形成的家庭(C)開始轉變要做父母(D)第一個小孩出生

【評論內容】華人文化裡沒成婚(組成新家庭) 很少真正地離開原生家庭,成婚之後與也不一定會需要建立新家庭,這是文化上值得去考量跟區分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