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7 功能理論(functional theory)對於當代社會工作有很大影響,其來自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礎。但仍有幾點特性不同於佛洛伊德或診斷學派。以下那一個是錯誤的陳述?(A)功能理論是基於成長心理學(

【評論內容】

1920~1930精神分析引入社會工作,於是分成:

診斷派 又發展成 心理暨社會學派(目前都定位為「傳統社工」)

功能派 又發展成 問題解決學派(本派還又加入一些診斷派的觀點)一般講心理暨社會學派時,會追溯1917年的時點。

【評論主題】7 功能理論(functional theory)對於當代社會工作有很大影響,其來自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礎。但仍有幾點特性不同於佛洛伊德或診斷學派。以下那一個是錯誤的陳述?(A)功能理論是基於成長心理學(

【評論內容】

1920~1930精神分析引入社會工作,於是分成:

診斷派 又發展成 心理暨社會學派(目前都定位為「傳統社工」)

功能派 又發展成 問題解決學派(本派還又加入一些診斷派的觀點)一般講心理暨社會學派時,會追溯1917年的時點。

【評論主題】5 在進行方案規劃時,常需要運用現有研究結果建議的資料,請問這種方式評量需求是屬於那一類的需求評量?(A)規範性需求 (B)感受性需求 (C)表達性需求 (D)相對性需求

【評論內容】

規範性需求  主要是來自於專家的經驗和知識,是由專家、專業人員對特定情境所定義的需求,規範性需求不包含任何的直覺或意識,其缺點在於不同的專家之間,也許會有不同甚或相衝突的意見產生。

感覺需求當被問起是否需要某項服務時,其反應即是感覺需求,有時候感覺需求並不能反映真正的需求,因為個人經常受限於有限的認知。

表達性需求 即指將感覺需求化為行動的部分,經常被使用在健康照護服務的領域內。 

比較性需求 針對人口與地域特徵相似的群體進行需求的比較,如果具有相同的特質,但卻未有相同的服務提供,則表示有需求的存在,即對兩個地區的服務做一個落差(gap)的比較,這是以一個標準化的模式來衡量,未必能符合真正的需求。 

【評論主題】4 社會工作發展中十分具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 COS),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於 1887 年在英國倫敦開始建立了第一個組織 (B)從事

【評論內容】

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簡稱(C.O.S)。出現於十九世紀末期,是個案工作的先驅者,他們以一種志願服務者和少數付費的代理人的角色到機構服務,以個案做為幫助的對象包含貧民、病患、孤兒甚至是罪犯和一些不幸需要被幫助者。他們的理念認為個人要為自己貧窮、困苦的生活負責,主張自已應該要有解決貧窮問題的適應生活能力,反對增加政府財力支出及耗用大量的社會公共資源去救助,要以「教他補魚,不要給他魚吃」為濟貧原則,讓他們盡自己所有能力和技能去維持基本生活。(林萬億,2002;廖榮利,1984)

【評論主題】38 下列何者為社會安全體系中需經過資產調查方提供低收入戶保障的制度?(A)社會救助 (B)社會津貼 (C)社會保險 (D)社會補償

【評論內容】

            社會保險    社會津貼    社會救助 財源  保費       稅      稅 領取 每個人都    特殊身分    特殊身分 資格 可以投保    (老人 農民)   (低收入 急難者)     長期     相對長期    相對短期 期間 保險期間    直至身分資   直至身分資    內都可受益   格消失     格消失 資產  不需      不需      需要 調查線上測驗: /reponse.php?id=28806340#ixzz4XUmvhkXx

【評論主題】4.被告涉犯刑法詐欺罪,經第一審法院判決無罪,檢察官不服,提起上訴並舉出諸多不利於被告之新證據。被告因恐上訴審改判有罪,於第二審行準備程序時,請求認罪協商,經受命法官同意後,合議庭旋於審判期日進行協商

【評論內容】

心理暨社會學派是個案工作理論學派的一種,主要是將系統理論運用於社會個案工作的過程,主張對個人問題的了解必須由「人在情境中」觀點著手,強調個人的行為是因為個體心理狀況與外在環境交互動的結果,以人與情境的互動來檢視問題的產生(潘淑滿,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