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4 早期慈善組織會社(COS)主要採取的是下列何種原則?(A)佛洛依德(Freud)的心理分析原則 (B)高蘭(Golan)的危機介入原則(C)查墨斯(Thomas Chalmers)的睦鄰原則 (

【評論內容】

查墨斯(Chalmers)發現有四種自然資源可以協助窮人,其一是需求者本身的習性與經濟力;其二為親戚;三是鄰里;四是富人(教區內的仕紳或佃農)。

而透過鄰里教區協助,可以讓人人相識而分享個人責任,如此亦可避免受助者貧窮化。

【評論主題】13 下列何者於 1869 年成立,並展開濟貧與資源整合的工作?(A)瑪莉(Mary)館 (B)雷根(Regan)館(C)湯恩比(Toynbee)館 (D)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

【評論內容】

慈善組織運動

是歐美國家救貧運動的一種方式,為改善各種慈善機構之間的缺乏連繫,機構和機構之間資源浪費、重複現象,在亨利索理牧師(Solly、Reverend Henry)的帶領之下,參考了德國的漢堡制以及愛爾伯福利的做法,建議成立組織委員會來整合社會上的救濟資源,隨之在一八六九年的英國的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組織慈善救濟及抑止行乞協會」,而後易名為「慈善組織會社」,英文縮寫為(C.O.S)。(白秀雄,1992)

【評論主題】28 有關我國性別工作平等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錯誤?(A)受僱於僱用三十人以上雇主之受僱者,為撫育未滿三歲子女,得向雇主請求每天減少工作時間一小時,而減少之工作時間,亦得請求報酬(B)子女未滿二歲須受僱

【評論內容】

第19條

受僱於僱用三十人以上雇主之受僱者,為撫育未滿三歲子女,得向雇主請求為下列二款事項之一:

一、每天減少工作時間一小時;減少之工作時間,不得請求報酬。

二、調整工作時間。

【評論主題】24 社會救助作為社會政策的基礎項目,其具有多項功能,但不包括下列那一種功能?(A)保障國民之生存權 (B)維持經濟市場運作 (C)擴大貧富差距 (D)補充社會保險的不足

【評論內容】

社會救助功能

1.保障民眾生活

2.促進經濟繁榮

3.安定社會秩序

4.補充社會保險

5.縮短貧富差距

6.提高生活品質

7.符合國際要求

【評論主題】7 關於家庭暴力防治法當中民事保護令之聲請與審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保護令之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但緊急保護令不在此限(B)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以下,失效前得申請延長一年,並以延長一次為限(C

【評論內容】

第15條

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以下,自核發時起生效。

通常保護令失效前,法院得依當事人或被害人之聲請撤銷、變更或延長之。延長保護令之聲請,每次延長期間為二年以下。

檢察官、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為前項延長保護令之聲請。

通常保護令所定之命令,於期間屆滿前經法院另為裁判確定者,該命令失其效力。

【評論主題】23 有關社會團體工作的社會目標模型、治療模型與交互模型(互惠模型)三個模型,下列何者正確?(A)社會目標模型工作聚焦在改善因應技巧(B)互惠模型聚焦在較大的社會、鄰里和社會環境脈絡中的個人(C)社會

【評論內容】團體工作三大模型社會目標模型(Social Goals Model) 

是早期社會團體工作的傳統,企圖處理小團體中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價值的取向。它的中心概念是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則功能是在增加市民更多的知識與技巧。最大的缺點是不能產生配合問題的適切理論設計,不強調個人的動力,缺乏對個人需求的了解。(林萬億,民74)

治療模型(Remedial Model) 

促成社會團體工作整合專業體系,提供社會個案工作連結的機會。它的功能是治療個人和提供個人的復健。治療團體是一種組成的團體,成員被工作者所診斷和決定的,所以自然和友情並不是考慮的因素。此模型需要建構在一個制度範圍內,則實行的政策在於去支持治療目標。早期的發展就是如此,所以需要心理學的知識來...

【評論主題】3 依附關係是社會工作者評估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關係重要的理論基礎,下列何者敘述錯誤?(A)可以向任何人尋求關愛,輕易離開照顧者,是安全依附的行為表現(B)憂鬱症母親表現焦慮與壓力,嬰幼兒的情緒受到感染,

【評論內容】

依附關係上有問題之徵兆評估指標:

對任何照顧者並無特別的偏好、可以向任何人尋求關愛和注意、依附陌生人、輕易離開照顧者、常常在公共場合中走失、行為魯莽、易出事故、過度黏人、攻擊照顧者。

【評論主題】10 從社會工作運用的範疇而言,運用精神分析治療是有限的,其原因是:(A)它是一種深度的心理治療,過程費時且需要靠案主的表達能力與對自己內心想法和感受有敏感度(B)治療者扮演專家角色,很符合社會工作中

【評論內容】

心理分析最大的限制在於其實務技術上,許多有嚴重困擾的當事人,其自我強度經常受不起分析處理,以及完成分析目標所需時間過於漫長,可能導致於提供健保治療的分析治療者不能盡到保障當事人的隱私與保密的要求,故心理動力取向的基本原則與全民健保的哲學觀是互相牴觸的,可想見的是,必定有許多心理分析取向協會的治療者因此受限於健保的規定、經濟壓力的考量,轉而從事表面化的心理短期治療服務,這將會喪失心理治療所能帶給人們的益處。

參考資料:

http://blog.sina.com.tw/cyutsw/article.php?entryid=573850

【評論主題】4 下列那一個理論觀點強調個人的潛能與優勢,鼓勵案主為自己的命運負起責任?(A)解決焦點取向(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B)社會生態系統觀點(C)功能理論(functio

【評論內容】

解決焦點取向SFBT

一、主旨:肯定案主,認為案主有權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並特別強調案主所有之優勢。而社工員的角色是傾聽案主提供之訊息,並協助、引導案主朝向問題解決。

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基本原則有下列幾點:

1.案主的方法若有效,則無須改變。

2.案主或治療師之所作若無效,就做些不同的事情。

3.相信案主之解決之道在其經驗中。

4.治療無所謂的失敗,案主之反應乃一種回饋。

5.若希望治療能夠短期,則視每一次與案主的見面為最後或是唯一的一次。(Walter&Peller,(1992),《Becoming Solution-Focused In Brief Therapy》,(pp.37-41))

參考資料:https://cswe.casehsu.org/index.php?title=%E7%84%A6%E9%BB%9E%E8%A7%A3%E6%B1%BA%E7%9F%AD%E6%...

【評論主題】24 某機構每 2 年進行一次臺灣家庭暴力事件的調查,持續 10 年,想了解家庭暴力事件這 10 年來是否有所改善,該機構所做的調查是屬於下列何種研究?(A)需求評估(needs assessment

【評論內容】

評估研究的類型有三種

1.需求評量研究此種研究是用來確定某些問題的存在與其範圍,典型的例子就是研究某一個人口族群,例如:銀髮族群的需求。

2.成本效益研究此類型研究著重在於衡量方案的結果是否能證明其支出與收穫的合理性。(例如:方案的投入與產出效益。)

3.監測研究這類型是用來提供某些主題相關的固定資料來源,例如:犯罪率、傳染疾病發生率...等。

【評論主題】8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 23 條為保障家居與家庭人權,於第 5 項規定:締約國應於直系親屬不能照顧身心障礙兒童之情況下,盡一切努力於家族範圍內提供替代性照顧,並於無法提供該等照顧時,於社區內提供何種

【評論內容】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3條 第5項

締約國應於直系親屬不能照顧身心障礙兒童之情況下,盡一切努力於家族範圍內提供替代性照顧,並於無法提供該等照顧時,於社區內提供家庭式照顧。

【評論主題】5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63 條之 1 規定:被害人年滿幾歲,遭受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施以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情事者,可準用相關規定申請保護令?(A)15(B) 16(C) 17 (D)18

【評論內容】

家庭暴力防治法(104/02/04)

第63-1條

被害人年滿十六歲,遭受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施以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情事者,準用第九條至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九款至第十三款、第三項、第四項、第十五條至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至第五款、第二項、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四十八條、第五十條之一、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及第六十一條之規定。

前項所稱親密關係伴侶,指雙方以情感或性行為為基礎,發展親密之社會互動關係。

本條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評論主題】21 下列何者不是非自願型案主面對社會工作者常出現的行為特徵?(A)自覺沒有問題 (B)維持現況逃避改變(C)表面順從,自己承認錯誤 (D)焦慮與不安

【評論內容】

非自願性案主的行為特徵

1.拒絕合作與參與

2.自覺沒有問題

3.維持現狀與逃避改變

4.將行為合理化

5.不願延遲需求的滿足

6.表面順從自承錯誤

7.運用防衛性技巧

【評論主題】35 關於內容分析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資料分析時,研究者可加入個人主觀性(B)不需系統化(systematic)(C)不需通則化或定律(generality)(D)量化的描述不僅是次數分配,

【評論內容】

內容分析之定義

依照 Bernard Berelson 的定義是,「內容分析為客觀、系統及定量的敘述明顯傳播內容的一重要研究方法」。

1.客觀性:內容分析的來源為依照現有的資料記錄進行分析,即便研究者有所不同,資料也不會有所改變。

2.系統性:內容分析法有系統地將資料進行分類編目,而非單純地蒐集資料內容。

3.量化性:內容分析法將質化的資料內容轉為量化的數值,以量變來推演質變。

4.敘述性:從內容分析的量化數值,我們可以推演敘述一項假設。

5.顯明性:內容分析的資料必需和假設有明顯的推理關係。 

參考資料:http://tx.liberal.ntu.edu.tw/~PurpleWoo/Methodology/%E5%85%A7%E5%AE%B9%E5%88%86%E6%9E%90%E6%B3%95.pdf

【評論主題】24 早期慈善組織會社(COS)主要採取的是下列何種原則?(A)佛洛依德(Freud)的心理分析原則 (B)高蘭(Golan)的危機介入原則(C)查墨斯(Thomas Chalmers)的睦鄰原則 (

【評論內容】

查墨斯(Chalmers)發現有四種自然資源可以協助窮人,其一是需求者本身的習性與經濟力;其二為親戚;三是鄰里;四是富人(教區內的仕紳或佃農)。

而透過鄰里教區協助,可以讓人人相識而分享個人責任,如此亦可避免受助者貧窮化。

【評論主題】13 下列何者於 1869 年成立,並展開濟貧與資源整合的工作?(A)瑪莉(Mary)館 (B)雷根(Regan)館(C)湯恩比(Toynbee)館 (D)慈善組織會社(Charity Organiz

【評論內容】

慈善組織運動

是歐美國家救貧運動的一種方式,為改善各種慈善機構之間的缺乏連繫,機構和機構之間資源浪費、重複現象,在亨利索理牧師(Solly、Reverend Henry)的帶領之下,參考了德國的漢堡制以及愛爾伯福利的做法,建議成立組織委員會來整合社會上的救濟資源,隨之在一八六九年的英國的倫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組織慈善救濟及抑止行乞協會」,而後易名為「慈善組織會社」,英文縮寫為(C.O.S)。(白秀雄,1992)

【評論主題】24 社會救助作為社會政策的基礎項目,其具有多項功能,但不包括下列那一種功能?(A)保障國民之生存權 (B)維持經濟市場運作 (C)擴大貧富差距 (D)補充社會保險的不足

【評論內容】

社會救助功能

1.保障民眾生活

2.促進經濟繁榮

3.安定社會秩序

4.補充社會保險

5.縮短貧富差距

6.提高生活品質

7.符合國際要求

【評論主題】28 有關我國性別工作平等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錯誤?(A)受僱於僱用三十人以上雇主之受僱者,為撫育未滿三歲子女,得向雇主請求每天減少工作時間一小時,而減少之工作時間,亦得請求報酬(B)子女未滿二歲須受僱

【評論內容】

第19條

受僱於僱用三十人以上雇主之受僱者,為撫育未滿三歲子女,得向雇主請求為下列二款事項之一:

一、每天減少工作時間一小時;減少之工作時間,不得請求報酬。

二、調整工作時間。

【評論主題】23 依據少年事件處理法之規定,保護管束與感化教育之執行,其期間最長不得超過幾年?(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4 年

【評論內容】

第 53 條

保護管束與感化教育之執行,其期間均不得逾三年。

【評論主題】7 關於家庭暴力防治法當中民事保護令之聲請與審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保護令之聲請應以書面為之。但緊急保護令不在此限(B)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以下,失效前得申請延長一年,並以延長一次為限(C

【評論內容】

第15條

通常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二年以下,自核發時起生效。

通常保護令失效前,法院得依當事人或被害人之聲請撤銷、變更或延長之。延長保護令之聲請,每次延長期間為二年以下。

檢察官、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為前項延長保護令之聲請。

通常保護令所定之命令,於期間屆滿前經法院另為裁判確定者,該命令失其效力。

【評論主題】23 有關社會團體工作的社會目標模型、治療模型與交互模型(互惠模型)三個模型,下列何者正確?(A)社會目標模型工作聚焦在改善因應技巧(B)互惠模型聚焦在較大的社會、鄰里和社會環境脈絡中的個人(C)社會

【評論內容】團體工作三大模型社會目標模型(Social Goals Model) 

是早期社會團體工作的傳統,企圖處理小團體中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價值的取向。它的中心概念是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則功能是在增加市民更多的知識與技巧。最大的缺點是不能產生配合問題的適切理論設計,不強調個人的動力,缺乏對個人需求的了解。(林萬億,民74)

治療模型(Remedial Model) 

促成社會團體工作整合專業體系,提供社會個案工作連結的機會。它的功能是治療個人和提供個人的復健。治療團體是一種組成的團體,成員被工作者所診斷和決定的,所以自然和友情並不是考慮的因素。此模型需要建構在一個制度範圍內,則實行的政策在於去支持治療目標。早期的發展就是如此,所以需要心理學的知識來...

【評論主題】11 2000 年我國通過「安寧緩和條例」,2016 年公布「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於公布 3 年後施行。屆時病人可預立醫療決定,符合五種臨床狀況時可以選擇或拒絕醫療。關於病人自主權利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評論內容】

第8條

具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為預立醫療決定,並得隨時以書面撤回或變更之。

前項預立醫療決定應包括意願人於第十四條特定臨床條件時,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治療或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之全部或一部。

預立醫療決定之內容、範圍及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3 依附關係是社會工作者評估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關係重要的理論基礎,下列何者敘述錯誤?(A)可以向任何人尋求關愛,輕易離開照顧者,是安全依附的行為表現(B)憂鬱症母親表現焦慮與壓力,嬰幼兒的情緒受到感染,

【評論內容】

依附關係上有問題之徵兆評估指標:

對任何照顧者並無特別的偏好、可以向任何人尋求關愛和注意、依附陌生人、輕易離開照顧者、常常在公共場合中走失、行為魯莽、易出事故、過度黏人、攻擊照顧者。

【評論主題】4 下列那一個理論觀點強調個人的潛能與優勢,鼓勵案主為自己的命運負起責任?(A)解決焦點取向(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B)社會生態系統觀點(C)功能理論(functio

【評論內容】

解決焦點取向SFBT

一、主旨:肯定案主,認為案主有權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並特別強調案主所有之優勢。而社工員的角色是傾聽案主提供之訊息,並協助、引導案主朝向問題解決。

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基本原則有下列幾點:

1.案主的方法若有效,則無須改變。

2.案主或治療師之所作若無效,就做些不同的事情。

3.相信案主之解決之道在其經驗中。

4.治療無所謂的失敗,案主之反應乃一種回饋。

5.若希望治療能夠短期,則視每一次與案主的見面為最後或是唯一的一次。(Walter&Peller,(1992),《Becoming Solution-Focused In Brief Therapy》,(pp.37-41))

參考資料:https://cswe.casehsu.org/index.php?title=%E7%84%A6%E9%BB%9E%E8%A7%A3%E6%B1%BA%E7%9F%AD%E6%...

【評論主題】10 從社會工作運用的範疇而言,運用精神分析治療是有限的,其原因是:(A)它是一種深度的心理治療,過程費時且需要靠案主的表達能力與對自己內心想法和感受有敏感度(B)治療者扮演專家角色,很符合社會工作中

【評論內容】

心理分析最大的限制在於其實務技術上,許多有嚴重困擾的當事人,其自我強度經常受不起分析處理,以及完成分析目標所需時間過於漫長,可能導致於提供健保治療的分析治療者不能盡到保障當事人的隱私與保密的要求,故心理動力取向的基本原則與全民健保的哲學觀是互相牴觸的,可想見的是,必定有許多心理分析取向協會的治療者因此受限於健保的規定、經濟壓力的考量,轉而從事表面化的心理短期治療服務,這將會喪失心理治療所能帶給人們的益處。

參考資料:

http://blog.sina.com.tw/cyutsw/article.php?entryid=573850

【評論主題】24 某機構每 2 年進行一次臺灣家庭暴力事件的調查,持續 10 年,想了解家庭暴力事件這 10 年來是否有所改善,該機構所做的調查是屬於下列何種研究?(A)需求評估(needs assessment

【評論內容】

評估研究的類型有三種

1.需求評量研究此種研究是用來確定某些問題的存在與其範圍,典型的例子就是研究某一個人口族群,例如:銀髮族群的需求。

2.成本效益研究此類型研究著重在於衡量方案的結果是否能證明其支出與收穫的合理性。(例如:方案的投入與產出效益。)

3.監測研究這類型是用來提供某些主題相關的固定資料來源,例如:犯罪率、傳染疾病發生率...等。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符合社會救助的給付原則?(A)使用者付費原則 (B)對價性原則 (C)補充性原則 (D)象徵性原則

【評論內容】

社會救助的原則為

1.平等原則

2.維持基本生活原則

3.家戶原則

4.補充原則

5.親屬責任原則

【評論主題】8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 23 條為保障家居與家庭人權,於第 5 項規定:締約國應於直系親屬不能照顧身心障礙兒童之情況下,盡一切努力於家族範圍內提供替代性照顧,並於無法提供該等照顧時,於社區內提供何種

【評論內容】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3條 第5項

締約國應於直系親屬不能照顧身心障礙兒童之情況下,盡一切努力於家族範圍內提供替代性照顧,並於無法提供該等照顧時,於社區內提供家庭式照顧。

【評論主題】5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63 條之 1 規定:被害人年滿幾歲,遭受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施以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情事者,可準用相關規定申請保護令?(A)15(B) 16(C) 17 (D)18

【評論內容】

家庭暴力防治法(104/02/04)

第63-1條

被害人年滿十六歲,遭受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未同居伴侶施以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情事者,準用第九條至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九款至第十三款、第三項、第四項、第十五條至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款至第五款、第二項、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四十八條、第五十條之一、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及第六十一條之規定。

前項所稱親密關係伴侶,指雙方以情感或性行為為基礎,發展親密之社會互動關係。

本條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評論主題】21 下列何者不是非自願型案主面對社會工作者常出現的行為特徵?(A)自覺沒有問題 (B)維持現況逃避改變(C)表面順從,自己承認錯誤 (D)焦慮與不安

【評論內容】

非自願性案主的行為特徵

1.拒絕合作與參與

2.自覺沒有問題

3.維持現狀與逃避改變

4.將行為合理化

5.不願延遲需求的滿足

6.表面順從自承錯誤

7.運用防衛性技巧

【評論主題】25 每一門專業都有其核心的社會使命要去完成,有關 Morales & Sheafor(1998)提出的社會工作存在的三個使命(3C’s),下列何者正確?①照顧(caring) ②改變社會(c

【評論內容】

莫樂斯和西佛(Morales & Sheafor)的社會工作三個使命/宗旨(3C's)

一、照顧(caring):社會工作者協助弱勢人口,維持期生存的品質。

二、治療(curing):治療的內容可能包括心理、生理、社會治療,社會工作者協助人們改變自己,才能接受治療,所以社會工作者被稱為「變遷的媒介」,即是指協助人們改變自己所處的境遇,達到期待的結果。

三、改變社會(change the society):社會工作者必要參與立法遊說、政策制定、社會教育,以改善既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以及民眾態度,使社會往有利於弱勢者生存的方向變遷。 

【評論主題】39 科技在社會工作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烏托邦的觀點認為我們不能迷信科技,它必須受到質疑和解構(B)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認為科技可以改善現存的社會問題(C)科技決定論認為科技是帶動社

【評論內容】

電信資訊科技在社會工作的角色

(一)烏托邦/未來學式的觀點面對這股強大而且難以抗衡的趨勢,社會工作者們最好及早萬全準備。(二)決定論式的觀點1.前述說法有些類似的技術決定論觀點是最常見的說法。2.科技的改良與創新帶來了社會結構與文化的變遷。(三)建構論式的觀點主張我們人不能被科技理性所代表的單一價值觀所綑綁,我們要從中解放出來並且找出其他可能的替代。(四)政治經濟的觀點政治經濟觀點的論者們主要從社會、科技與社會工作專業三者的關係著手。(五)後現代的觀點目前在跨國企業的重構之下,政治經濟體系已經從地方走向全球。(六)女性主義者的觀點女性主義者認為科技反應了西方、白種、富裕男性宰制地位的語彙。

參考資料:h...

【評論主題】24 「重視服務使用者的優勢、強調合作關係、看重對結構的反思,以及試圖連結個人與政治權力」的敘述,比較傾向下列那一項觀點?(A)控制(B)功能(C)充權(D)病理

【評論內容】Solomon ( 1976) 定義充權是社會工作員和案主致力於一組活動的過程,它的目標在減少被污名化的團體成員對自己負面價值觀所帶無權能感。Wann(1 992)認為充權是透過參與、信賴、學習和採取集體行動,以協助個人發展自己的優點。Friedmann(1992)從社會發展的觀點,將充權區分為三種類型:心理的充權(psychological empowennent)是要使得個人相信他具有改變的能力。社會的充權(sωial empowerment)能協助社會結構的改變,以順應、個人所完成的個別充權。政治的充權(political empowerment)使社會的基本權力結構產生改變。這三個充權類型彼此間會互相影響,而且不是單獨存在

參考資料:https://cswe.casehsu.org/index.php?title=%E5%85%85%E6%AC%8A 

【評論主題】35 關於內容分析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資料分析時,研究者可加入個人主觀性(B)不需系統化(systematic)(C)不需通則化或定律(generality)(D)量化的描述不僅是次數分配,

【評論內容】

內容分析之定義

依照 Bernard Berelson 的定義是,「內容分析為客觀、系統及定量的敘述明顯傳播內容的一重要研究方法」。

1.客觀性:內容分析的來源為依照現有的資料記錄進行分析,即便研究者有所不同,資料也不會有所改變。

2.系統性:內容分析法有系統地將資料進行分類編目,而非單純地蒐集資料內容。

3.量化性:內容分析法將質化的資料內容轉為量化的數值,以量變來推演質變。

4.敘述性:從內容分析的量化數值,我們可以推演敘述一項假設。

5.顯明性:內容分析的資料必需和假設有明顯的推理關係。 

參考資料:http://tx.liberal.ntu.edu.tw/~PurpleWoo/Methodology/%E5%85%A7%E5%AE%B9%E5%88%86%E6%9E%90%E6%B3%95.pdf

【評論主題】3 民國 98 年修正的「性騷擾防治法」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該法要求 30 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雇用人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B)因教育、訓練等,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加重科處

【評論內容】

第 7 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 21 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