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6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 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評論內容】

為何不是D,因為:(主旨)    是己非人,俗之同病。(分述1:是己)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分述2:非人)賢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於己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總結)    人不足服矣,事無可疑矣, 此唯師心自用耳。(總結後補述:比師心自用更慘的是什麼)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謹護其失,寧使學終不進,不欲虚以下人,此為害于心術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因此,為害心術大的不是師心自用(師心自用只是小問題),而是明知道自己的缺漏卻死不承認、拼命捍衛自己的過失的人

【評論主題】18-19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8-19題。 甲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 乙         「幾希」,

【評論內容】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幾希」,言幾於無也,乃一線之象,非一點之象,凡事俱異。凡事之異無多,稍一差錯,則墮入彼中。

如禽獸亦未嘗不知「庶物」,只是不「明」;亦未嘗不有「倫類」,只是不「察」;未嘗不有所愛,而不能「行仁」;未嘗不求所宜,而不能「行義」。舉凡日用飲食,俱有異處,而俱差不遠,此其所以必戰兢惕厲,無念無事不思求其所以「異」也。「存之」,謂存其所以異者,以要言之,謂之人道。

[以下內容出自大考中心選項疑義回應]

選項(C),

乙文中「稍一差錯,則墮入彼中」一句乃承接上文的「凡事之異無多」;而「凡事之異無多」又是在說明甲文的「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