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5.下列四幅水彩畫,哪兩幅畫屬於同一位畫家的作品? (A)A圖、B圖;(B)B圖、C圖;(C)A圖、D圖;(D)B圖、D圖

【評論內容】B馬白水豔陽古樓(但是怎麼跟我查到的圖是左右相反? )http://old.arttime.com.tw/artist/ma_bs/data.asp?big=TN_ma_017

【評論主題】下圖雕刻作品〈三女神〉 (圖 3)是屬於哪一個時代的作品 ? (A)埃及 (B)希臘 (C)羅馬 (D)巴洛克 圖3

【評論內容】希臘帕德嫩神殿東面山形牆上的雕刻殘片,《...

【評論主題】現代主義建築強調快速大量生產、模矩化、工業化是承傳於:(A)蘇利文( Louis Sallivan )的「 形隨機能 」(B)范裘利 (Robert Venturi)的「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 」(C)魯

【評論內容】勒.科比意(Le Corbusier)在1923年發表了『邁向建築』(Vers une Architecture)在此書當中對建築充滿了希望,新的時代開始不應該再繼續因循守舊,不應該繼續傳統的建築美學而是強調工業化生產的機械美學,並為現代住宅建築下的定義:“住宅是居住的機器”(The hou.....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臺北雙年展起於哪ㄧ年?(A)1996(B)1997(C)1998(D)1999

【評論內容】

第10屆  2016 當下檔案,未來系譜

【評論主題】下列的敘述 何者不正確?(A)依據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隱涵的意義( connotative meaning )有賴於影像文化和歷史的脈絡,以及觀者所居住的,個人及社會所感受得知

【評論內容】

民俗藝術雖然也是藝術之一種,但它們與個人主義作家所創造的藝術,有著非常明確的界線與不同的性格。茲將民俗藝術的特性列述於後:第一、它們不是為了少數人使用或欣貿而產生的,是以大眾(老百姓)為對象而產生的。第二、它們產生的原始動機,大都帶有時用的意義,尤其與民間信仰或宗教結下不解之緣。第三、它們是由無名作家所創作的,大都是一代傳給一代,在這繼承之間,形式或內容均經過逐漸地修改而更趨完美、更為精華。不知作者為何人,有時是歷代作者合作而成的。第四、民間藝術通常或多或少都會反映著當地的自然環境及時代背景,這些會使它們加深了鄉土意味。

【評論主題】在中提出"運墨而五色具"之說,強調中國繪畫中的「墨色」表現者為何人?(A)張彥遠(B)顧愷之(C)韓拙(D)郭若虛

【評論內容】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曰:

"★★★★★★...

【評論主題】41. 當代美國思想家丹托(Arthur Danto)所主張的「藝術品」定義,何者錯誤?(A)藝術品的永恆價值 (B)藝術品是人工製品或自然物體 (C)藝術家的身分由藝術世界所賦予 (D)物體、藝術世

【評論內容】

丹托 Danto 美國哲學家

1984因安迪沃爾的作品「布瑞洛盒」發表了「藝術終結論」。

布瑞洛盒和超市所擺的盒子並無異處,如同藝術與非藝術外觀上也毫無差距,顯示出藝術已無創新的可能性,往後的藝術史毫無依據,因此稱為藝術終結。而藝術終結之後,藝術家做什麼也可以,進入一個多元的時代。

【評論主題】47. 請問下列哪些作品屬於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的力作?(A) (B) (C) (D)

【評論內容】C-吳季璁-水晶城市

【評論主題】69. 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期待學生能夠成為「自發主動的學習者」而言,想像力與批判思考能力的培育扮演著重要關鍵,特別更有許多哲學關注想像力的涵育,以下何者有誤?(A) 柏拉圖主義將想像

【評論內容】由於沒有發展出成熟的邏輯系統,柏拉圖往往藉助於想像的類比來表達自己的哲學思想。在某種意義上,其最具代表性的idea學說可以視為想像力的產物。面對客觀世界與idea世界的分離,柏拉圖提出了「分有說」和「摹仿說」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DdoQE.html

【評論主題】40. 專家(expert)與生手(novice)差異的研究,是科學教育中的重要議題,我們可以從中瞭解學生在知識發展的歷程。請問在自然科學方面,以下針對專家和生手差異的描述何者是正確的?(A) 專家通

【評論內容】所謂專家(expert)/生手(novice)差異係指解決問題歷程中,對解決的方式與能力的差異。解決問題的方式較好的或能力較強的稱之為專家;反之,則為生手。在自然科學方面,專家和生手有如下的差異存在:   1.問題表徵方面:生手依問題表面的文字敘述來形成表徵,且無法掌握問題中的重要訊息;專家依問題表面的和隱含的意義來形成表徵,且視需要而能建構出符號、圖形等表徵方式。   2.知識結構方面:生手無法使用歸類的方法來了解訊息,缺乏處理訊息的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知識的組成是以小單位的、片斷的或零碎的內容為主;專家則會將問題加以歸類,採用有效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具備處理訊息的專業知識與實施程序,能將知識組成大的單位,以便...

【評論主題】3. 請問下列何者為教育組織永續發展的目標命題?(A) 效率 (B) 效能 (C) 創新 (D) 正當

【評論內容】正當=合法~合情~合理~持續溝通~真誠性

【評論主題】2. 機構實驗教育,學生總人數以多少人為限,且生師比不得高於十比一,並不得以學生之認知測驗結果或學校成績評量紀錄作為入學標準?(A) 50 (B) 100 (C) 125 (D) 150

【評論內容】

怎麼大家寫的有點不同

剛去台北市教育局查了公告

教育局貼的是103公告的文哦!

【評論主題】20.Lowenfeld & Brittain認為一般兒童九至十一歲藝術創作發展特徵,是什麼階段?(A)圖式化階段 (B)寫實主義萌芽階段 (C)寫實主義階段 (D)決定階段

【評論內容】

口訣:塗鴉圖解是幫理性決定

塗鴉期─自我表現

圖解期─初次象徵

圖式期─形式概念

幫團年齡─寫實萌芽

理性期─擬似寫實

決定期─視覺觸覺

【評論主題】44.下列何者不屬於赫茲伯格的激勵因素?(A)成就感(B)工作環境(C)責任感(D)升遷

【評論內容】

激勵因素(內在),包括工作本身、認可、成就和責任,這些因素涉及對工作的積極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內容有關。這些積極感情和個人過去的成就,被人認可以及擔負過的責任有關,它們的基礎在於工作環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暫的成就。

保健因素(外在),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術監督、薪水、工作條件以及人際關係等。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極因素,也與工作的氛圍和環境有關。也就是說,對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勵因素是內在的,或者說是與工作相聯繫的內在因素。

【評論主題】33.下列的建築何者為巴洛克風格? (A)聖彼得大教堂兩旁廊柱 (B)聖馬可教堂 (C)聖家族教堂 (D)聖索非亞教堂。

【評論內容】

(A)聖彼得大教堂兩旁廊柱巴洛克 (貝尼尼)(B)聖馬可教堂 拜占庭(圓頂+馬賽克)(C)聖家族教堂 新藝術(高第)(D)聖 索非亞教堂。拜占庭(圓頂+馬賽克)

ps.二樓的第三個圖片是錯的哦~

【評論主題】臺北雙年展起於哪ㄧ年?(A)1996(B)1997(C)1998(D)1999

【評論內容】

第10屆  2016 當下檔案,未來系譜

【評論主題】在中提出"運墨而五色具"之說,強調中國繪畫中的「墨色」表現者為何人?(A)張彥遠(B)顧愷之(C)韓拙(D)郭若虛

【評論內容】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曰:

"運墨而五色具。"

五色,即焦、濃、重、淡、清,而每一種墨色又有干、濕、濃、淡的變化,這就是中國畫用墨的奇妙處。

清代唐岱《繪事發微》中談道:

"墨色之中,分為六彩。何為六彩?黑、白、干、濕、濃、淡是也。"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culture/j36b8q.html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位建築大師是機能主義的奠基者,強調建築的形式與功能的邏輯性,為後世留下一句機能主義的名言「機能決定形式」? (A)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 (B)朗‧麥斯(Ron Mace)

【評論內容】

包浩斯(Bauhaus)這個現代設計教育的發源啟蒙地(存在於1919年至1933年之間),為國立包浩斯學校(德文:Staatliches Bauhaus)的通稱,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Bauhaus是德文裡Bau-Haus組成(Bau建築,動詞bauen為建造之意; Haus為名詞,房屋之意),由建築師沃特·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 1969年)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Weimar)。

【評論主題】西洋美術史上最早在作品簽名的畫家為下列何者?(A)杜勒(Durer) (B)波提且利(Botticelli)(C)拉菲爾(Raffaelo) (D)大衛(Jacques David)

【評論內容】

杜勒的簽名 A+D 組成圖片來源(請按連結 可看到網友對杜勒的介紹)

【評論主題】一、設齊次線性方程組(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 【題組】⑴利用此線性方程組的增廣矩陣(augmented matrix),以高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

【評論內容】後現代建築對多元主義和複雜性有更多的表現,而多元主義的主要策略是「雙重符號」(double-coding):將自己的專業品味和技術與其最終的客戶─居住者的品味相混合。 『後現代主義警覺於建築是一種透過符號的語言,這種符號因此隨著文化的不同而異,建築師與業主的複雜關係再次部分地牽涉了複雜性的科學─符號學(semiotics)』,後現代建築所包涵的比其被視為一個多層次語言的觀念更多,是一種多變的來穿越品味的光譜,因此尋找一種徹底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或多元符號,也就是在尋找合適的再現內涵,將建築形式視為可被大眾了解的溝通符號,與「裝飾」、「文化脈落」及「歷史幻覺」相通。

【評論主題】一、設齊次線性方程組(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 【題組】⑴利用此線性方程組的增廣矩陣(augmented matrix),以高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

【評論內容】柯比意於1926 年間提出『現代建築五點原則』 1 底層挑空:獨立支柱使一樓挑空,空間運用自如。 2 自由平面:不受承重牆限制,隔牆位置依空間的需求決定。 3 自由立面:因自由平面而產生自由的立面造型。 4 水平窗帶:提供室內最大的照明與觀景。 5 屋頂花園:充分利用平屋頂的特性,創造了空中花園。

【評論主題】2.以下關於上古紀念性建築物(Monuments)產生原因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社會內部交流的需要 (B)個人在社會中角色和命運的提醒(C)被權力網所控制的社會的表徵 (D)居住等實用功能的需求

【評論內容】

解題─上古紀念性建築物(Monuments) 

Monuments英文可翻成紀念碑、遺跡、遺址

紀念碑從來就不是居住實用!

【評論主題】[]24. 影響印象派畫家最深的色彩學家是: (A) Goethe (B) Runge (C) Chevreul (D) Schopenhauer General interest in the in

【評論內容】對色彩影響和基本原理的普遍興趣在十九世紀早期盛行。 1810年,朗格用球體作為坐標系統發表了他的色彩理論。1810年,歌德關於色彩的主要著作同樣出現,1816年叔本華髮表了他的論文“論視覺與色彩”。化學家M.E.Chevreul(1786-1889)於1839年出版了他的色彩理論著作。這項工作將成為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繪畫的科學基礎。新印象派將色彩區域分為點元素。他們肯定混合顏料打破了顏色的力量。純色的點只會在觀眾的眼中混雜在一起。

【評論主題】44.下列何者不屬於赫茲伯格的激勵因素?(A)成就感(B)工作環境(C)責任感(D)升遷

【評論內容】

激勵因素(內在),包括工作本身、認可、成就和責任,這些因素涉及對工作的積極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內容有關。這些積極感情和個人過去的成就,被人認可以及擔負過的責任有關,它們的基礎在於工作環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暫的成就。

保健因素(外在),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術監督、薪水、工作條件以及人際關係等。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極因素,也與工作的氛圍和環境有關。也就是說,對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勵因素是內在的,或者說是與工作相聯繫的內在因素。

【評論主題】33.下列的建築何者為巴洛克風格? (A)聖彼得大教堂兩旁廊柱 (B)聖馬可教堂 (C)聖家族教堂 (D)聖索非亞教堂。

【評論內容】

(A)聖彼得大教堂兩旁廊柱巴洛克 (貝尼尼)(B)聖馬可教堂 拜占庭(圓頂+馬賽克)(C)聖家族教堂 新藝術(高第)(D)聖 索非亞教堂。拜占庭(圓頂+馬賽克)

ps.二樓的第三個圖片是錯的哦~

【評論主題】臺北雙年展起於哪ㄧ年?(A)1996(B)1997(C)1998(D)1999

【評論內容】

第10屆  2016 當下檔案,未來系譜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位建築大師是機能主義的奠基者,強調建築的形式與功能的邏輯性,為後世留下一句機能主義的名言「機能決定形式」? (A)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 (B)朗‧麥斯(Ron Mace)

【評論內容】

包浩斯(Bauhaus)這個現代設計教育的發源啟蒙地(存在於1919年至1933年之間),為國立包浩斯學校(德文:Staatliches Bauhaus)的通稱,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Bauhaus是德文裡Bau-Haus組成(Bau建築,動詞bauen為建造之意; Haus為名詞,房屋之意),由建築師沃特·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 1969年)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Weimar)。

【評論主題】西洋美術史上最早在作品簽名的畫家為下列何者?(A)杜勒(Durer) (B)波提且利(Botticelli)(C)拉菲爾(Raffaelo) (D)大衛(Jacques David)

【評論內容】

杜勒的簽名 A+D 組成圖片來源(請按連結 可看到網友對杜勒的介紹)

【評論主題】一、設齊次線性方程組(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 【題組】⑴利用此線性方程組的增廣矩陣(augmented matrix),以高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

【評論內容】後現代建築對多元主義和複雜性有更多的表現,而多元主義的主要策略是「雙重符號」(double-coding):將自己的專業品味和技術與其最終的客戶─居住者的品味相混合。 『後現代主義警覺於建築是一種透過符號的語言,這種符號因此隨著文化的不同而異,建築師與業主的複雜關係再次部分地牽涉了複雜性的科學─符號學(semiotics)』,後現代建築所包涵的比其被視為一個多層次語言的觀念更多,是一種多變的來穿越品味的光譜,因此尋找一種徹底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或多元符號,也就是在尋找合適的再現內涵,將建築形式視為可被大眾了解的溝通符號,與「裝飾」、「文化脈落」及「歷史幻覺」相通。

【評論主題】一、設齊次線性方程組(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 【題組】⑴利用此線性方程組的增廣矩陣(augmented matrix),以高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

【評論內容】柯比意於1926 年間提出『現代建築五點原則』 1 底層挑空:獨立支柱使一樓挑空,空間運用自如。 2 自由平面:不受承重牆限制,隔牆位置依空間的需求決定。 3 自由立面:因自由平面而產生自由的立面造型。 4 水平窗帶:提供室內最大的照明與觀景。 5 屋頂花園:充分利用平屋頂的特性,創造了空中花園。

【評論主題】2.以下關於上古紀念性建築物(Monuments)產生原因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社會內部交流的需要 (B)個人在社會中角色和命運的提醒(C)被權力網所控制的社會的表徵 (D)居住等實用功能的需求

【評論內容】

解題─上古紀念性建築物(Monuments) 

Monuments英文可翻成紀念碑、遺跡、遺址

紀念碑從來就不是居住實用!

【評論主題】[]24. 影響印象派畫家最深的色彩學家是: (A) Goethe (B) Runge (C) Chevreul (D) Schopenhauer General interest in the in

【評論內容】對色彩影響和基本原理的普遍興趣在十九世紀早期盛行。 1810年,朗格用球體作為坐標系統發表了他的色彩理論。1810年,歌德關於色彩的主要著作同樣出現,1816年叔本華髮表了他的論文“論視覺與色彩”。化學家M.E.Chevreul(1786-1889)於1839年出版了他的色彩理論著作。這項工作將成為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繪畫的科學基礎。新印象派將色彩區域分為點元素。他們肯定混合顏料打破了顏色的力量。純色的點只會在觀眾的眼中混雜在一起。

【評論主題】5、有關三峽祖師廟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由李梅樹主持重建。(B)將西洋雕圕技法運用在傳統宗教圕像上,使其風格迥異於其他廟孙,將傳統藝術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使祖師廟呈現兼具濃厚傳統風格及異國色彩的

【評論內容】

(C)朱銘「人間系列」。

(D)李梅樹紀念館就座落於祖師廟內,管理祖師廟的各種活動與安排導覽。

設於1990年,原名為"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1995年4月遷入現址:新北市三峽區中華路43巷10號,並正式定名為 [李梅樹紀念館]。. 紀念館設立之宗旨在紀念前輩畫家李梅樹(1902 - 1983)為三峽(三角湧)土生土長,生前致 力於藝術創作,美術運動。

【評論主題】3、關於女史箴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此畫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B)為顧愷之根據西晉張華《女史箴》一文中的故事繪製而成。(C)此畫作線條細膩優美,筆法純熟圓轉,被後人譽為「春蠶吐絲描」。(D

【評論內容】

(A)《女史箴》此畫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大英博物館。

(D)韓熙載夜宴圖全畫分五段,段落之間,以屏風、帳篷等相隔,此五段分別描繪「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景。

【評論主題】2、 以下有關正統國畫之爭的敘述何者正確:(A)戰後臺灣的美術界延續日治時期臺、府展的形式,成立臺灣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1949 年之後,大量大陸畫家隨著國民政府遷臺,有些畫家開始對從日本殖

【評論內容】

(B)在「一九五○年臺灣藝壇的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劉真劉獅在座談會上對臺灣的「國畫」提出 猛烈抨擊,他認為將日本畫歸為國畫等於是供奉他人的祖先,由此掀起了以後長達數十年的「正統國畫」論爭的序幕。

 (D)1977n年劉國松林之助提出以「膠彩畫」取代東洋畫之說希望能消除意識形態爭論,並有助於膠彩畫的持續發展。1980 年省展再度恢復國畫第二部,1982 年廢除國畫部並分設獨立之水墨畫及膠彩畫兩部。

【評論主題】20.Lowenfeld & Brittain認為一般兒童九至十一歲藝術創作發展特徵,是什麼階段?(A)圖式化階段 (B)寫實主義萌芽階段 (C)寫實主義階段 (D)決定階段

【評論內容】

口訣:塗鴉圖解是幫理性決定

塗鴉期─自我表現

圖解期─初次象徵

圖式期─形式概念

幫團年齡─寫實萌芽

理性期─擬似寫實

決定期─視覺觸覺

【評論主題】【題組】6.下面對於可口可樂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A)其商標是Coca-Cola(B)由瑞典及玻璃設計師亞歷克斯‧薩莫爾森(Alex Samuelson 1862~1934)為其設計曲線瓶(C)曲線

【評論內容】

(A)其商標是

(C)oca-Cola (B)由瑞典籍玻璃設計師亞歷克斯‧薩默爾森(Alex Samuelson 1862~1934)為其設計曲線瓶 C曲線瓶的設計靈感是來自可可豆 

改成:(A)其商標是Coca-Cola(B)由瑞典及玻璃設計師亞歷克斯‧薩莫爾森(Alex Samuelson 1862~1934)為其設計曲線瓶

(C)曲線瓶的設計靈感是來自可可豆

【評論主題】14. 台灣自 1987 年政治解嚴之後,藝壇出現不少政治化的題材,其中以巨大畫幅表現兩岸統治者的形象,作品具有強烈批判意味的是(A). 楊茂林 (B). 姚瑞中 (C). 吳天章 (D). 陳界仁

【評論內容】

吳天章,80年代時,以油畫創作「政治、歷史」主題,被譽為台灣藝壇「解嚴」的第一人。90年代,以攝影複合媒材為媒介,開啟「台客美學」。

2000,以電腦修圖及合成技術,透過肢體設計以「安排式攝影」進行創作。2010,「錄像藝術」,以「一鏡到底」的電腦剪輯,呈現詭異的錄像風格。

【評論主題】5. 下列作品何者是 1927 年第一回台展,「台展三少年」入選的作品?

【評論內容】陳進《姿》、《罌粟》、《朝》參加第一屆台展東洋畫部,均獲入選。並與林玉山、郭雪湖共獲「台展三少年」之美譽。

【評論主題】11.下列有關「世界遺產」的敘述,何者為非? (A)聯合國於1972年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B)「世界遺產」包含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等 (C)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建築群、

【評論內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鑒於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受到各種自然與人為破壞的威脅,於1972年11月16日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將世界上具有傑出普世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的自然或文化資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向世界各國呼籲其重要性,進而推動國際合作保護世界遺產。文化遺產:包括文化紀念物(monuments)、建築群(groups of buildings)和歷史場所(sites)自然遺產:在美學或科學上具備傑出普世價值,由自然與生物成因或多種成因構成的自然現象。地質或地文成因構成可明確描繪的區域,此區域就科學或保育角度而言為具有傑出普世價值、受威脅之動植物物種的棲地。自然景點或可明確描繪的自然區域,在科學、保育或天然美景上具有傑出的普世價值。複合遺產:部分或全部符合上述文化遺產及自然遺產條件者,可視為複合遺產。

【評論主題】47.拍攝小套房室內裝設最需要下列哪一種鏡頭來取景照相?(A) 望遠鏡頭 (B)標準鏡頭 (C) 廣角鏡頭 (D)近攝鏡頭

【評論內容】

小房間需要用大視角 才能把所有的東西都拍進去~~~

【評論主題】50.在廣告教學個案欣賞的教學時,面對不同視覺圖象要讓學生「明示意」及「隱含意」,所要運用的教學策略與下列何種學理的關係最為密切?(A)女性主義 (B)藝術社會學 (C)文化人類學 (D)符號學

【評論內容】

羅蘭巴特認為「符號」具有兩個層次的意義。第一層的意義為明示義,第二層意義則由隱含義﹑迷思﹑和象徵三者產製。

1. 明示義:直接明瞭﹑事物表層的意思。「客觀」的認知。例:一張照片裡相機對某物機械性的再製的部份。2. 隱含義:說明了符號如何與符號使用者的感覺﹑感情﹑及文化價值觀互動。例:一張照片裡人為的部份﹐如取景、焦距、光圈、角度、底片等的選擇。3. 迷思(Myth,通譯「神話」):

原意是神話故事﹐每個文化透過該文化所特有神話來解釋了解人生的現實及自然現象。

巴特認為迷思是一個文化思考事物的方式,一種概念化事物﹑理解事物的方式。迷思在現代社會裡運作的方式是將歷史「自然化」。迷思原本是某個社會階層的產物﹐而這個...

【評論主題】46.常見的雕漆作品是在紅色為主的漆器上,將紋飾以外的部份刻除,留下紅色圖案漆器,此稱為何?(A)刻紅 (B) 剔紅 (C)獻紅 (D) 留紅

【評論內容】

常見的雕漆作品多是「剔紅」,所謂的剔紅,是在紅色為主的漆器上,將圖案紋飾以外的部份剔除,留下紅色圖案與非紅色的地紋,當然視主色的不同,又有剔黃、剔綠或剔黑的稱法

【評論主題】48. 後期印象派被認為「並不是印象派的延續,而是突破了印象派」,以下哪一位畫家不屬於後期印象派?(A) 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B) 高更(Paul Gauguin)(

【評論內容】所謂後期印象派,並不是印象派的延續,而是突破了印象派,甚至否定了它的一些理念的一個派別。   印象派興起後,漸漸有藝術家對這種只依賴視覺及科學分析的畫派感到不滿,而又重新反省繪畫的本質,反對片面追求外光與色彩,強調抒發畫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情緒,十九世紀末,以賽尚﹝Paul Cezanne﹞、高更﹝Paul Gauguin﹞和梵谷﹝Vincent van Gogh﹞為代表的後印象派藝術中,可以看到對形體結構問題的回歸,對表面設計、色彩內涵及裝飾性的重視,以及對表現性變形的自覺運用。除了這三位大師之外,屬於後期印象派的重要畫家還有羅特列克﹝Toulouse Lautrec﹞和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點描派﹝Pointillism﹞的畫家因為是印象派的分支,譬如秀拉﹝Georges Seurat﹞也可歸類於後期印象派。

【評論主題】6.根據「視覺滯留」理論,成功的動畫需要每秒超過幾個影格(Frame),方能產生動態影像效果?(A)10(B)18(C)28(D)62。

【評論內容】

個人覺得這題出得非常得不好!容易使人混亂!但總歸人類的視覺暫留是1/16秒所以基本上要順暢就是超過16個影格。電影規格是一秒24格,電視是一秒30格,flash是一秒12格(所以flash不夠順暢...)

【評論主題】44.下列何者不屬於赫茲伯格的激勵因素?(A)成就感(B)工作環境(C)責任感(D)升遷

【評論內容】

激勵因素(內在),包括工作本身、認可、成就和責任,這些因素涉及對工作的積極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內容有關。這些積極感情和個人過去的成就,被人認可以及擔負過的責任有關,它們的基礎在於工作環境中持久的而不是短暫的成就。

保健因素(外在),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術監督、薪水、工作條件以及人際關係等。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極因素,也與工作的氛圍和環境有關。也就是說,對工作和工作本身而言,這些因素是外在的,而激勵因素是內在的,或者說是與工作相聯繫的內在因素。

【評論主題】16.教師體罰學生,說孩子不打不成器,是心理學上的何種防衛機制?(A)文飾作用(B)補償作用(C)認同作用(D)退化作用

【評論內容】

文飾作用=合理化作用文飾字義:文辭方面的修飾、掩飾

(錯在國文不夠好,了解字義就能記住寫對了~)

【評論主題】1.下列哪一項不是五大因素人格模型(Big Five-factor Model)的範圍?(A)有創造力的(creativeness)(B)神經質的(neuroticism)(C)易於相處的(agree

【評論內容】

人格模型/科斯塔

高分  NEO-P1人格量表   低分情緒化、緊張  神經質(n)                  放鬆平靜好社交、重感情        外傾性(E)話少、謹慎興趣廣泛、非傳統經驗開放(o)講求實際、傳統寬宏大量宜人性(a)憤世忌俗勤奮認真性(C)懶惰

【評論主題】25. 大眾媒體時代的新美學觀,不包括以下哪一項?(A) 大眾文化取代菁英文化 (B) 數量取代質量(C) 藝術商業化 (D) 為藝術而藝術

【評論內容】

大眾媒體時代的新美學觀 1. 大眾文化取代菁英文化 2. 數量取代質量n3. 團體取代個體 4. 藝術商業化

【評論主題】17. 下列項視覺心理原則關注視覺的慣性現象?(A) 簡潔性 (B) 恆常性 (C) 群化 (D) 類化

【評論內容】

在格式塔心理學的構成,有四個基礎:整體性(Emergence)、具體化(Reification) 、組織性(Multistability) 、恆長性(Invariance),這四個基礎是人類視覺的特性

【評論主題】9.普普藝術(PopArt)的描述何者為非?(A)始於1960年代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B)發源於流行文化的美國(C)主要描寫廣告招牌,標誌、照片、漫晝等等,與美國的都市文明有關(D)美國普普藝術的主

【評論內容】

9.普普藝術(PopArt)的描述何者為啡? (A)始於1960年代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 (B)發源於流行文化的美國 (C)主要描寫廣告招牌,標誌、照片、漫晝等等,與美國的都市文明有關 (D)美國普普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李奇登斯坦(RoyLichtenstein)—大尺幅網點漫晝啡 應修正為  非

【評論主題】臺北雙年展起於哪ㄧ年?(A)1996(B)1997(C)1998(D)1999

【評論內容】

第10屆  2016 當下檔案,未來系譜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位建築大師是機能主義的奠基者,強調建築的形式與功能的邏輯性,為後世留下一句機能主義的名言「機能決定形式」? (A)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 (B)朗‧麥斯(Ron Mace)

【評論內容】

包浩斯(Bauhaus)這個現代設計教育的發源啟蒙地(存在於1919年至1933年之間),為國立包浩斯學校(德文:Staatliches Bauhaus)的通稱,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計教育。Bauhaus是德文裡Bau-Haus組成(Bau建築,動詞bauen為建造之意; Haus為名詞,房屋之意),由建築師沃特·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 1969年)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Weimar)。

【評論主題】一、設齊次線性方程組(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 【題組】⑴利用此線性方程組的增廣矩陣(augmented matrix),以高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

【評論內容】後現代建築對多元主義和複雜性有更多的表現,而多元主義的主要策略是「雙重符號」(double-coding):將自己的專業品味和技術與其最終的客戶─居住者的品味相混合。 『後現代主義警覺於建築是一種透過符號的語言,這種符號因此隨著文化的不同而異,建築師與業主的複雜關係再次部分地牽涉了複雜性的科學─符號學(semiotics)』,後現代建築所包涵的比其被視為一個多層次語言的觀念更多,是一種多變的來穿越品味的光譜,因此尋找一種徹底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或多元符號,也就是在尋找合適的再現內涵,將建築形式視為可被大眾了解的溝通符號,與「裝飾」、「文化脈落」及「歷史幻覺」相通。

【評論主題】一、設齊次線性方程組(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 【題組】⑴利用此線性方程組的增廣矩陣(augmented matrix),以高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

【評論內容】柯比意於1926 年間提出『現代建築五點原則』 1 底層挑空:獨立支柱使一樓挑空,空間運用自如。 2 自由平面:不受承重牆限制,隔牆位置依空間的需求決定。 3 自由立面:因自由平面而產生自由的立面造型。 4 水平窗帶:提供室內最大的照明與觀景。 5 屋頂花園:充分利用平屋頂的特性,創造了空中花園。

【評論主題】[]24. 影響印象派畫家最深的色彩學家是: (A) Goethe (B) Runge (C) Chevreul (D) Schopenhauer General interest in the in

【評論內容】對色彩影響和基本原理的普遍興趣在十九世紀早期盛行。 1810年,朗格用球體作為坐標系統發表了他的色彩理論。1810年,歌德關於色彩的主要著作同樣出現,1816年叔本華髮表了他的論文“論視覺與色彩”。化學家M.E.Chevreul(1786-1889)於1839年出版了他的色彩理論著作。這項工作將成為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繪畫的科學基礎。新印象派將色彩區域分為點元素。他們肯定混合顏料打破了顏色的力量。純色的點只會在觀眾的眼中混雜在一起。

【評論主題】一、設齊次線性方程組(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 【題組】⑴利用此線性方程組的增廣矩陣(augmented matrix),以高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

【評論內容】後現代建築對多元主義和複雜性有更多的表現,而多元主義的主要策略是「雙重符號」(double-coding):將自己的專業品味和技術與其最終的客戶─居住者的品味相混合。 『後現代主義警覺於建築是一種透過符號的語言,這種符號因此隨著文化的不同而異,建築師與業主的複雜關係再次部分地牽涉了複雜性的科學─符號學(semiotics)』,後現代建築所包涵的比其被視為一個多層次語言的觀念更多,是一種多變的來穿越品味的光譜,因此尋找一種徹底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或多元符號,也就是在尋找合適的再現內涵,將建築形式視為可被大眾了解的溝通符號,與「裝飾」、「文化脈落」及「歷史幻覺」相通。

【評論主題】一、設齊次線性方程組(homogeneous linear system) 【題組】⑴利用此線性方程組的增廣矩陣(augmented matrix),以高斯喬登消去法(GaussJordan elim

【評論內容】柯比意於1926 年間提出『現代建築五點原則』 1 底層挑空:獨立支柱使一樓挑空,空間運用自如。 2 自由平面:不受承重牆限制,隔牆位置依空間的需求決定。 3 自由立面:因自由平面而產生自由的立面造型。 4 水平窗帶:提供室內最大的照明與觀景。 5 屋頂花園:充分利用平屋頂的特性,創造了空中花園。

【評論主題】[]24. 影響印象派畫家最深的色彩學家是: (A) Goethe (B) Runge (C) Chevreul (D) Schopenhauer General interest in the in

【評論內容】對色彩影響和基本原理的普遍興趣在十九世紀早期盛行。 1810年,朗格用球體作為坐標系統發表了他的色彩理論。1810年,歌德關於色彩的主要著作同樣出現,1816年叔本華髮表了他的論文“論視覺與色彩”。化學家M.E.Chevreul(1786-1889)於1839年出版了他的色彩理論著作。這項工作將成為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繪畫的科學基礎。新印象派將色彩區域分為點元素。他們肯定混合顏料打破了顏色的力量。純色的點只會在觀眾的眼中混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