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下列何者不是孔子有關於頌《詩》功能的見解:(A)從中可體會人倫之道(B)寓含君臣相處哲學(C)可以了解先秦韻文特色(D)可以做為外交辭令。

【評論內容】孔子謂門人曰:「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

【評論主題】3. She can use her p t money to buy the book.

【評論內容】

多學科:學科→主題

跨學科(科際):主題→學科

超學科:主題→概念 (已無學科分界)

【評論主題】【題組】( )2:日且冥也。從日在茻中。指傍晚、太陽將落的時候。

【評論內容】這初冬鄉間的清晨,絢麗溫馨.......其實題目裡就有寫了,不用找關鍵字啦xD

【評論主題】【題組】(3)15x+5y+25=____

【評論內容】1. 急公好義 注音一式 ㄐ|ˊ ㄍㄨㄥ ㄏㄠˋ |ˋ 漢語拼音 j  n  h o y注音二式 j  g ng h u y相似詞 慷慨仗義 相反詞 自私自利熱心公益,喜愛助人。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此次由上海捐集鉅款,來晉賑濟,急公好義,已堪嘉尚。...

【評論主題】1. 設 x > 0,則 之最小值為 ___________。

【評論內容】

姑嫜:舊稱丈夫的父母

姑嫂:婦女本人與丈夫姊妹的合稱

【評論主題】【題組】 (2) 在E上取一點P使得有最小值,求其最小值_____14_____

【評論內容】

(A)斧正:請人改削文字的謙詞(B)垂詢:上級對下級的詢問

【評論主題】10. △ABC中,D點為 中點,E點在 上,且=1:3  ,若 ,則數對 ( x , y )=_____12_____

【評論內容】

  冑  部首:冂

  耑 部首:而

【評論主題】9. 設=2,=3,=4且++=,則.=_____11_____

【評論內容】

震「撼」

「蔓」延

「駐」足

「黯」然

【評論主題】(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評論內容】

君子安心於現在的地位,做本分的事,不存分外之想。

向來身處富貴的地位,就行富貴的道理;

向來身處貧賤的地位,就行貧賤的道理;

向來身處夷狄的地位,就行夷狄的道理;

向來身處患難的地位,就行患難的道理。

君子沒有一處不悠然自得、自樂而安於其位的。

【評論主題】◎緣溪行,(5.)。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6. ),(7.);漁人甚異之。 【題組】5

【評論內容】

開口呼:ㄚ

齊口呼:一

合口呼:ㄨ

撮口呼:ㄩ

【評論主題】7.奧運的女子沙灘排球選手個個娉婷□□,又兼具健康美,成為全球男士固定收看的競賽項目。

【評論內容】《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評論主題】1.魏忠賢仗著國君的寵愛,朝內大臣投鼠□□,造成明末的動亂。

【評論內容】春秋繁露: 天道施

【評論主題】2.利用下圖,推導出反射定律(Law of reflection)以及司耐爾定律(Snell’s law) (20%)

【評論內容】

俗稱祭祀用的冥錢為「楮」。

用代楮敬 注音一式 ㄩㄥˋ ㄉㄞˋ ㄔㄨˇ ㄐ|ㄥˋ 漢語拼音 y n  d i ch  j n注音二式 y ng d i ch  j ng以金錢代替冥紙。為弔祭時致送奠儀的應酬用語...

【評論主題】7.奧運的女子沙灘排球選手個個娉婷□□,又兼具健康美,成為全球男士固定收看的競賽項目。

【評論內容】

斷爛,殘缺陳腐。朝報,朝廷的公報,傳抄皇帝詔令和官員章奏之類。王安石戲稱春秋經只有簡略要聞而缺乏事情的原委本末,如同斷爛朝報。

後指陳腐雜亂,缺少價值的記載。

【評論主題】三、試述異交作物種子生產變異致因並說明如何生產齊一性優勢種子。(20 分)

【評論內容】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意思是--永遠配合天命行事,自求更多的福祉

言:虛詞

【評論主題】【題組】⑷此一物價水準的變動如何影響貨幣需求與均衡利率?

【評論內容】(A)刺激→行為

【評論主題】二、請論述可採取何種「遊客面策略」來執行觀光資源管理?(25 分)

【評論內容】

複雜化:專門化(專業程度)

正式化:標準化(制度)

【評論主題】二、Complétez les phrases suivantes avec le mot qui convient.(30 分)【題組】-promouvoir -l'illettrisme

【評論內容】

教育市場化與人民的「選擇權」有關

ex教育券

故(D)與此無關

【評論主題】七、請列舉三種量測材料硬度的方法並說明之。(15 分)

【評論內容】

標準參照:考試前就訂標準。

「以全班的平均成績做為判定的標準」,考完試之後才會有平均成績。

【評論主題】【題組】 ⑷二次環流(Secondary Circulation)

【評論內容】是考六書的假借沒錯吧!馬大的1F回答很清楚,假借就是借用原本創出來的字(所以就會是四書裡面的字阿!)

【評論主題】一、證明 , 。(10 分)

【評論內容】匠气多指工匠习气。谓创作缺乏艺术特色

【評論主題】馬致遠〈天淨沙.秋思〉,號稱元人小令壓卷之作,究竟因何種修辭法促成這種藝術效果?(A)實字健句 (B)刻抉入裏 (C)矛盾逆折 (D)聯想出奇

【評論內容】

所謂"細密"、"刻抉入裡",一方面指宋詩對客觀事物的描摹刻畫,趨於求新、求細,形容盡致,纖微畢現,與漢魏六朝唐詩的渾成凝重各異其趣。

原來是描寫細膩的意思了....

【評論主題】何者非謝富勒教育三哲學之一(A)規則(B)領悟(C)反思(D)銘印

【評論內容】

謝富勒是銘印模式(impression)

勞倫茲是銘印現象(imprinting):本能性學習

【評論主題】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有恥且格」意謂:(A)人心歸服 (B)以德報德 (C)恥於開口坦承錯誤 (D)勇於遷善改過

【評論內容】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說:用政治領導人民,用刑罰來要求整飭人民,責民眾為苟免刑罰,乃服從政令,然非心服。刑罰稍弛,民則犯法,而不以為羞恥,是為無恥。以道德來教導人民,如有人民不從政令者,則以禮來整飭,人民就會以犯罪為恥,而且誠心來歸,擁護政府。

【評論主題】3. 殺人越「 」,引號內應填入:(A)禍(B)‚惑(C)ƒ貨(D)„豁

【評論內容】殺人越貨:指殺人搶劫

【評論主題】李老師要小華畫出一支裝了半瓶水,但傾斜一邊的水瓶內之水平線。若小華無法畫出與地面平行的正確水平線,卻畫出與瓶底相平行的橫線時,表示小華尚缺乏與情境互動的下列何種要素?(A)同化 (B)調適 (C)平衡

【評論內容】

畫「平行」直線的能力(已有)

畫地平線的能力(新的)

同化:已有吸收新的。小華無法畫出地平線(無法同化新的知識)

調適:改變已有以符合新環境要求。小華可以依情境(水瓶)改變自己的平行直線方向,故已有調適能力

【評論主題】21.下列何組「 」中的字,字義兩兩相同?(A) 在涅貴不「緇」/衣「緇」衣而反(B) 適異國來「貢」獅貓/補上「貢」生(C) 猿則百叫無「絕」/天下獨「絕」(D) 望峰「息」心/生生不「息」

【評論內容】

《列子·說符》原文: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翻譯:

楊朱有個弟弟叫楊布,穿著白色的衣服出門。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脫掉白衣穿上黑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換了衣服,汪汪叫著撲過來。楊布怒氣衝衝地就要打這條狗,楊朱對他說:“你別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這種錯誤。要是你的狗出去時是白色,回來時卻變成了黑色,你會不覺得奇怪嗎?”

【評論主題】下列何項敘述最接近泛智論課程的主張?(A)要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須以科學和技術為核心(B)為人類的種種活動做準備的有價值的知識就是科學知識(C)學校科目相互聯繫的中心點,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D)學習

【評論內容】

    康美紐斯一方面強調泛智教育,主張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兒童;另一方面,他又強調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注意知識的實用性。他說:“只有那些易于指明用途的事情才應教給學生。”康美紐斯:《大教學論》,第117頁。凡是無用的東西都應當拋棄。康美紐斯指出,泛智教育並不是要求人們通曉一切科學和藝術;人生是短暫的,而知識則是無限的;因此,應當學習那些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所幫助的知識,為生活而學習。

【評論主題】30.()下列成語解釋,哪些是正確的?  甲.目光如炬:形容目光嚴肅  乙.抗顏為師態度嚴正,當起老師 丙.防微杜漸:戒備甚嚴,無隙可趁  丁.風雨鷄鳴:喻君子處亂世,不改其常度  戊.無所用恥:喻守

【評論內容】

 

甲、目光如炬

1.  形容人怒視。周書˙卷十二˙齊煬王憲傳:「憲辭色不撓,固自陳說。帝使于智對憲。憲目光如炬,與智相質。」南史˙卷十五˙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

2.  形容目光有神。二刻拍案驚奇˙卷五:「中間坐著一位神道,面闊尺餘,鬚髯滿頦,目光如炬,肩臂搖動,像個活的一般。」

3.  比喻見事透澈,識見遠大。

 

乙、抗顏:不看別人臉色,態度嚴正不屈。為師:為人師表。不為他人所制約,不為潮流所左右,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

戊、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評論主題】93.先秦諸子中,何人主張教育目的在明人倫?(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評論內容】

孟子滕文公篇:「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孟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後世也稱為“五倫”。

 

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譯:君應盡為君之道,臣應盡為臣之道,父應盡為父之道,子應盡為子之道。

【評論主題】05.主張文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而輕視技藝教育的是(A)實用主義(B)理性主義(C)社會主義(D)永恆主義。

【評論內容】

陳嘉陽上冊P134

理性主義重視理論性的探究,文雅性的培育,而忽視技能性的訓練、實用性的操作

【評論主題】15、以下哪一個成語完全沒有錯字?(A)尸位素餐(B)投鼠計器(C)愛屋及屋(D)守株帶兔。

【評論內容】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敢下手。

【評論主題】( ) 奧蘇貝爾將概念分為要領概念與附屬概念二個層次,附屬概念是指個人對事物的:(A)整體認識 (B)個別認識 (C)細節記憶 (D)歸納推理。

【評論內容】

 

要領概念:對事物的整體認識,即先備知識

 

附屬概念:對事物的細部記憶,保留時間較短

【評論主題】9.廣告經常是以「名人代言」,下列四則廣告標題,若欲尋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來代言,何者最不適宜?(A)請陸游、唐琬代言「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B)請元稹、白居易二人代言「再忙,也要和你喝

【評論內容】

一毛不拔

 

本指戰國時楊朱所倡的為我、貴己學說。

語本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後用以譏諷人極端吝嗇、自私。

【評論主題】29.歐陽脩(秋聲賦):「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行軍之際「銜枚」的作用在於:(A)軍容壯盛(B)隨身武器(C)服役裝束(D)防止喧嘩。

【評論內容】

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

 

 

翻譯:又像準備偷襲敵人的士兵,銜著禁枚,飛快地前進

【評論主題】58.「學茍知本,則六經皆我註腳」(A)顏之推(B)朱熹(C)陸九淵(D)傅玄----P.45

【評論內容】

學苟知「本」:根本,講的應該就是心吧!

所以要選主張「心即理」的陸九淵

【評論主題】17.學校往往在限期前隨著特定參與人的見解起舞(A)不證自明理論(B)無政府狀態理論(C)聯營式的結合理論(D)鬆散結合理論(E)雙重系統理論------P.24

【評論內容】

垃圾桶模式是用來解釋無政府狀態組織

由某一鬆散結合的「決定參與者」,

在某一偶然的「決定機會」中,

發現某一「行動方案」恰巧適合於某一「問題」

無政府式決策

用於解決目標模糊缺法準則,但卻需當機立斷的議題(題目「限期前」)

我是這樣想,不知道對不對?

【評論主題】15.相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主張教師應扮演「促進者」的角色。(A)是(B)否

【評論內容】

樓上順序怪怪的

應該是

摘要、提問、澄清、預測

【評論主題】67. 下列選項何者有書寫「思友」之意﹖(A)嵩雲秦樹久離居 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B)細草微風岸危檣 獨夜舟星垂平野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C)

【評論內容】「過衡山見新花開却寄弟」柳宗元

 

 

  故國名園久別離,今朝楚樹發南枝。

  晴天歸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時。

【評論主題】60.有關《詩經》、《楚辭》的介紹,下列何者正確?(A)、《詩經》是以屈原的作品為主體,且大都是文人所寫的作品,與《楚辭》出於無名氏之手大不相同(B)、《詩經》的句法,以六言、七言的參差句為最多,錯雜

【評論內容】

巫覡ㄒㄧˊ

男女巫師的合稱。男巫師稱為「覡」,女巫師稱為「巫」。

指的應該是屈原的《九歌》

《九歌》由於以民間祭歌為基礎,所以具有楚國民間祭神巫歌的許多特色,

《漢書‧地理志》說:“(楚地)信巫鬼,重淫祀。”

《呂氏春秋‧侈樂》也說:“楚之衰也,作為巫音。”

所謂“巫音”,即巫覡祭神的樂歌,這是《九歌》與屈原其他詩篇的不同之處。

【評論主題】20.孔子論君子與小人,何者有誤?(A)君子懷惠,小人懷刑(B)君子懷德,小人懷土(C)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評論內容】

(C)(D)

君子會以平等一致的態度對待他人,而小人就只會跟自己有勾結的同黨交好。君子會和合不同的意見求

取共識,小人則只會盲從附和討好他人。

【評論主題】32. 下列何者不是「聯綿詞」?(A)逍遙 (B)培塿 (C)徬徨 (D)盤桓。

【評論內容】

盤桓ㄆㄢˊ ㄏㄨㄢˊ

1.徘徊、留連不前。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2.觀望。文選˙李密˙陳情表:「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3.逗留。老殘遊記˙第四回:「步行在街上游玩了一會兒,又在古玩店裡盤桓些時。」

4.廣大的樣子。文選˙陸機˙擬古詩十二首˙擬青青陵上柏:「名都一何綺,城闕鬱盤桓。」

【評論主題】下列何項敘述不是課程綱要所規範的正確內容??(A)各校應於開學前將學校課程計畫送所轄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核備(B)六大議題如何融入領域課程教學應於課程計畫中妥善規劃(C)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成方式由學校

【評論內容】

核備:即上級機關或主管事務之機關,對於所陳報之事項,除知悉其事實外,並可審查其內容,而表示其意見之謂。

  此種用語一般用於上級機關或主管事務之機關,有選擇性之審查權限之情形。

備查:指下級政府或機關間就其得全權處理之業務,依法完成法定效力後,陳報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知悉之謂。』觀之,備查僅係一種觀念通知,並未產生任何公法上之法律效果,而主管機關亦無否准其備查之權限。

故備查之目的,在於知悉已經過之事實如何,而主管或權責機關不必另有其他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