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文字後,回答問題 37-38:        不會寫詩的人有四個知與四個不知――知道詩的字少,但不知道意念不能少;知道新詩不需押韻腳,但不知道字詞和行間另有節奏的講究;知道要創新,卻不知道把字句扭曲,不叫創新;知道用意象來表現,但不知道如何讓意象很和諧地在詩中生長成為有機的情境。       有關字句扭曲的缺失,不是指讀者閱讀經驗不夠、對詩的鑑賞方法不懂,以致讀不通的詩句,而是指作者對中文的語法、字詞沒有掌握能力的扭曲。至於「意象」,我們常看到年輕朋友因為靈感的火花而創作出驚人的意象,但整首詩的完整性卻不夠。這時該檢討的是這意象在詩裡是否絕對地需要?是否突兀而格格不入?是否孤立而未得到和諧地表現?我認為意象的創造應該如武俠小說中馭劍術的「身劍合一」,當你創造一個意象後,你必須自己整個溶入主景、主境間,進入其內,投身其中,才能注意到周邊的其他布景,合成一個有機的情境。我非常強調,詩人即使清楚自己的想法,知道要表達什麼,也需顧及溝通傳遞的問題。不必千百人看得懂,但至少要讓行家理解。(陳義芝〈一個詩人的自覺與反省〉)
【題組】37. 依據本文,作者認為怎樣才是「好的意象」?
(A)要能切合讀者的生活與閱讀經驗,讓讀者產生共感
(B)將意象與詩中的其他元素適切結合,成為一個整體
(C)意象中涵藏能讓行家分析理解的深意,充滿鑑別度
(D)自出機杼的創意,結合獨特的文詞,擴大意象內涵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sunaris35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身劍合一 -----》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