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認知發展論的道德觀,應用在教育上常用:
(A)價值澄清法
(B)道德兩難教學
(C)道德分析法
(D)道德勸導法。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31384
統計:A(802),B(4763),C(151),D(1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運輸系統管理

用户評論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價值辨析」:瑞斯一.理論背景:出自於人本主義學派二.內容:1.為間接取向的道德教學2.目的:是在不靠價值灌輸而通過問題回答及討論方式,鼓勵學生檢討分析自己的行為與信念(他 認為是對的)之間的關係,從而澄清自己的價值觀。3.價值觀:個人在選擇評判人、事、物的適當性、重要性、社會意義性時所依據的價值標準。個人  有了價值標準,才會做出價值判斷。4.提升道德感,讓他覺得有意義的。5.重點:(1)選擇:自由選擇、不同途徑 (2)珍視:選擇、深思熟慮、引導珍惜、公開表示 (3)行動:根據選擇、重複行...

【用戶】Vivian Wanl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1. 柯柏格(Kohlberg) 道德發展的三期六段論:<1> 發現人類道德發展的順序原則,而導出人類的道德認知是可以由教育來培養的。 <2> 隨年齡而發展  <3> 為一種認知階段<4> 循序漸進,無法跳躍<5> 理論基礎建立過程大多以男孩為研究樣本 <6> 只研究道德推理而非實際行為<7>道德認知發展論主張何種活動較有助於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道德楷模塑造、道德故事的討論(ex. 道德兩難教學)、+1原則<8>道德學習歷程為觀察和模仿  期別發展階段心理特徵一前習俗道德期(道德成規前期)【9歲以下】1避罰服從取向...

【用戶】黃 泰益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認知發展論的道德觀,應用在教育上常用: (B)道德兩難教學

【用戶】tinaloveshe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請問C,D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