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在制定班級公約時,林老師提醒同學要先忘掉自己的身分、地位與偏好,站在一個 超然與中立的立場來制定班級公約。這種思維呼應了何種倫理學說?
(A)羅爾斯(J. Rawls)的正義論
(B)麥金泰(A. MacIntyre)的社群論
(C)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德行論
(D)諾丁斯(N.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87987
統計:A(3765),B(472),C(329),D(212),E(0)

用户評論

【用戶】Clark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B)社群主義的出現,源自對1970年代羅爾斯《正義論》一書的背後自由主義理論的批判。社群主義全然反對自由主義的基本價值,認為自由主義忽略社群意識對個人認同、政治和共同文化傳統的重要性。社群主義學者以為人應該歸屬於某個社群當中,始有其意義,即應該從人的角度應該去思考“我是誰”,而非“什麼是我的”的問題。關鍵點: 社群主義者以為在個人與群體的關係中,社群的價值或大多數人的意志才是應該受到重視的。

【用戶】Maggie Che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正義原則是自由的,理性的在立約者的「原初立場」。 用這樣的角度來考量個人的利益原則。

【用戶】Yani Chou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補充5F※原初立場、無知之幕:是一種對特定道德問題判斷的方法,過程是做以下思想實驗:設想在「原初狀態」下的一方,他們對自己所擁有的技能、品味、和地位於當社會的情況一概不知。而於此狀況下讓他們對權力、地位、和社會資源通過一定的原則分配予諸人。比如說,一個假定的奴隸制社會當中有50%的奴隸,於是做「無知之幕」思想實驗的人們將會基於「進入這個社會的50%的人將會是奴隸」來做出選擇,而不會只去認爲自己是自由民。正如羅爾斯寫道「…這一點保證了任何人都不會在選擇原則時由於天然機會的結果或社會環境中的偶然事件而有利或不利。」這個概念是為了在分配社會合作的原則正義與否時抹除一己之私,或是自我階層的私利而創造的。

【用戶】LIU CHIA YU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社群論麥金泰指出自由的個人主義價值中立之錯誤假設,造成當代道德價值紛亂、社會失序、價值衝突等困境。他從社群整體思維出發,提出用實踐來擴展德行、以個人生活的敘述性整體來促成人的統整性、以傳統作為價值根源,以建立一個具有德行並可追求人類各種善的社群。麥金泰發揚Aristotle目的性主張,強調追求各種善的目的,其中德行扮演關鍵角色。然而對於社會不同德行之差異與不相容性問題,麥金泰認為可從實踐、個人生活的敘述性整體與傳統獲得決解,從中建立人類較合宜的社群生活。

【用戶】Maggie Che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正義原則是自由的,理性的在立約者的「原初立場」。 用這樣的角度來考量個人的利益原則。

【用戶】Yani Chou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補充5F※原初立場、無知之幕:是一種對特定道德問題判斷的方法,過程是做以下思想實驗:設想在「原初狀態」下的一方,他們對自己所擁有的技能、品味、和地位於當社會的情況一概不知。而於此狀況下讓他們對權力、地位、和社會資源通過一定的原則分配予諸人。比如說,一個假定的奴隸制社會當中有50%的奴隸,於是做「無知之幕」思想實驗的人們將會基於「進入這個社會的50%的人將會是奴隸」來做出選擇,而不會只去認爲自己是自由民。正如羅爾斯寫道「…這一點保證了任何人都不會在選擇原則時由於天然機會的結果或社會環境中的偶然事件而有利或不利。」這個概念是為了在分配社會合作的原則正義與否時抹除一己之私,或是自我階層的私利而創造的。

【用戶】LIU CHIA YU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社群論麥金泰指出自由的個人主義價值中立之錯誤假設,造成當代道德價值紛亂、社會失序、價值衝突等困境。他從社群整體思維出發,提出用實踐來擴展德行、以個人生活的敘述性整體來促成人的統整性、以傳統作為價值根源,以建立一個具有德行並可追求人類各種善的社群。麥金泰發揚Aristotle目的性主張,強調追求各種善的目的,其中德行扮演關鍵角色。然而對於社會不同德行之差異與不相容性問題,麥金泰認為可從實踐、個人生活的敘述性整體與傳統獲得決解,從中建立人類較合宜的社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