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關於抑制與非抑制嬰幼兒的氣質類型,是下列那位學者提出的?
(A) 凱根 (J. Kagan)
(B)湯姆斯(A.Thomas)和闕斯(S.Chess)
(C) 艾瑞克森(E. Erikson)
(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25
統計:A(2060),B(1204),C(29),D(3),E(0)

用户評論

【用戶】Bepi Ch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傑羅姆·凱根(Jerome Kagan 1929— )美國心理學家,對嬰兒和兒童的認知和情緒發展的研究,尤其是對氣質的形成根源的研究十分著名。他的研究表明:個體氣質的差異既受環境影響又受基因制約。20 世紀80年代凱根根據實驗將兒童的氣質分為抑制型(inhibited,或羞怯的)和行為非抑制型(uninhibited,或粗放的)兩類。在面臨陌生情境的最初很短時間內(大約 10-15 分鐘),兒童所表現出的敏感、退縮、膽怯的行為,就是抑制行為。如果在其他類似情況下也穩定地表現出這些行為,該類兒童就是行為抑制型兒童。相反,如果兒童在這個時間內表現出不怕生、善於交際、主動接近情境的行為,就是非抑制行為,而在類似情況下穩定地表現這些行為的兒童即行為非抑型兒童。

【用戶】全力以赴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Thomas 和 Chess將行為方式概念化為九種氣質成分:規律性(rhythmicity)、活動量(activity level)、注意廣度和堅持度(attention span-persistence)、注意力分散度(distractibility)、適應度(adaptability)、趨避性(approach-withdrawal)、反應閾(threshold)、反應的強度(intensity of reaction)、及情緒本質(m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