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在一項以增進學生創造利的教學實驗中,學生在教學後的創造力表現通常是:
(A)自變項
(B)混淆變項
(C)控制變項
(D)依變項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71201
書單:各變項間關係區分(自變項.依變項.調節變項.控制變項.中介變項)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變項(Variable)是指可以量計的因素、特徵或情境。其中在實驗研究方面,常把其反應變項分為兩種,一是自變項,或稱獨立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是指在實驗控制情境下,實驗者有系統地處理的變項;另一個是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指由自變項的變化所導致的變化事項。所以我們可以說,若實驗假設得到支持(即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的話,則可構成自變項是「因」、依變項是「果」的一種因果關係。

【用戶】柯達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混淆變項:在研究情境中,實際上影響依變項的變項仍有很多,這些變項即稱為「混淆變項」或「額外變項」。而混淆變項中可以被控制的部分即稱為「控制變項」,因此狹義的混淆變項即是未控制的變項。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以張立言、高嘉蓮於2006年6月發表的「國小學童交通安全教育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為例」而言,此項研究的「自變項」是國小學童學習交通標誌、標線與號誌以及交通常識之情境,而「依變項」則是國小學童對於交通標誌、標線與號誌以及交通常識之學習成效。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發生時間的序列方面,其中教學情境發生在前、學習成效發生在後;教學情境的差異會直接影響到學習成效的變化,而學習成效的差異卻無法影響教學情境使之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