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為增進自閉症幼兒的人際互動能力,教師將幼兒感到困擾的社會情境以圖像加以呈現,並撰寫成故事,內容包含情境中的社會線索及適當反應。請問這是何種教學方法?
(A)腳本教學
(B)社會故事
(C)角色扮演
(D)故事結構分析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86792
統計:A(8),B(94),C(0),D(4),E(0)

用户評論

【用戶】yunch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社會故事為Gray與Garand提出,由父母或教師針對自閉症兒童的需求所撰寫的簡短故事,描述情境及可能發生的相關線索為內容和社會預期的行為,把抽象的環境轉為具體的方式呈現,目的在教導自閉症兒童在那些情境應該做出的應對技巧。社會故事中要包含引言、主要內容與結語,用第一人稱撰寫,每一頁只描述一個社會情境主要結構:1描述句-描述事件發生的原因,指出與情境有關的特徵(故事的人、事、地點、原因),內容盡量符合現實2觀點句-具體描述特定情境裡其他人的想法、感覺或動機,來協助自閉症學生了解他人的感受3指導句-建議自閉症可以採取的反應或選擇,以肯定方式呈現,例如:我要、我能(指示句是故事的核心主旨,卻應限制出現比例,避免過度強調造成學生排斥)4控制句-從自閉症觀點指出他們可以選擇哪些策略,來幫助自己記得要表現的行為,用來增強記憶句型安排比例:每2-5個描述句、觀點句、肯定句或合作句,0-1句指示句、控制句

【用戶】考試順利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

【用戶】winds4719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社會故事1.由美國教育學者Gray所提出,由教學者將圖畫或圖片等視覺線索,配上短句,以編寫成具有教化意義的簡短故事2.第一人稱撰寫,並盡量以「一個故事,一個具體的生活事件」為原則。例如「幫忙做家事」這個主題3.句型(1)描述句:描述故事的情境背景,包括人、事、時、地、物等(2)指示句:描述教師希望學生表現的行為,以肯定句的形式呈現,不要用否定句。所以通常以「我會」「我能夠」開頭(3)觀點句:描述別人的感受或想法,例如排隊的時候,李大明彎腰繫鞋帶,他的屁股撞到我 的肚子。老師告訴我說:                 不要生氣!李大明不是故意(4)肯定句:描述一般人共同的普遍的想法或價值觀,例如:「過馬路時,我會看有沒有車子...

【用戶】yunch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社會故事為Gray與Garand提出,由父母或教師針對自閉症兒童的需求所撰寫的簡短故事,描述情境及可能發生的相關線索為內容和社會預期的行為,把抽象的環境轉為具體的方式呈現,目的在教導自閉症兒童在那些情境應該做出的應對技巧。社會故事中要包含引言、主要內容與結語,用第一人稱撰寫,每一頁只描述一個社會情境主要結構:1描述句-描述事件發生的原因,指出與情境有關的特徵(故事的人、事、地點、原因),內容盡量符合現實2觀點句-具體描述特定情境裡其他人的想法、感覺或動機,來協助自閉症學生了解他人的感受3指導句-建議自閉症可以採取的反應或選擇,以肯定方式呈現,例如:我要、我能(指示句是故事的核心主旨,卻應限制出現比例,避免過度強調造成學生排斥)4控制句-從自閉症觀點指出他們可以選擇哪些策略,來幫助自己記得要表現的行為,用來增強記憶句型安排比例:每2-5個描述句、觀點句、肯定句或合作句,0-1句指示句、控制句

【用戶】平常心面對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

【用戶】winds4719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社會故事1.由美國教育學者Gray所提出,由教學者將圖畫或圖片等視覺線索,配上短句,以編寫成具有教化意義的簡短故事2.第一人稱撰寫,並盡量以「一個故事,一個具體的生活事件」為原則。例如「幫忙做家事」這個主題3.句型(1)描述句:描述故事的情境背景,包括人、事、時、地、物等(2)指示句:描述教師希望學生表現的行為,以肯定句的形式呈現,不要用否定句。所以通常以「我會」「我能夠」開頭(3)觀點句:描述別人的感受或想法,例如排隊的時候,李大明彎腰繫鞋帶,他的屁股撞到我 的肚子。老師告訴我說:                 不要生氣!李大明不是故意(4)肯定句:描述一般人共同的普遍的想法或價值觀,例如:「過馬路時,我會看有沒有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