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依據學習的自我引導程度而論,下列哪一項的自我引導性較高?
(A) 教師提供學生選擇學習目標的機會
(B) 教師參與學生建立學習目標
(C) 教師提供資源與教材,學生控制選擇權
(D) 教師為學生訂定學習目標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36101
統計:A(106),B(97),C(297),D(5),E(0)

用户評論

【用戶】陳佳倫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崔芬格─自我引導學習模式(四個階段),逐步達成自我引導,自動自發學習的目標。   第一階段:    命令式的教學,教師扮演施教、指導者的角色,學生被動的接受,「上所施,下所效」的傳遞式教學。   第二階段(第一個自我指導的步驟):    屬於任務式(task style)的教學。教師扮演供應者的角色,學生則為選擇者。換言之,無論是教學目標的擬訂、起點行為的評定,教學歷程的安排或學習結果的評量等,教師是供應者,學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消費者,師生間由第一階段「上施下效」,轉變為「師供銷、生選購」的關係。第三階段(第二個自我指導的步驟):    屬於同儕式(peer-partner style)的教學。教師扮演催化者的角色,學生成為主角。無論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