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 ) 根據心理學家Erik H. Erikson的理論,孩子在兒童早期會熱衷於探索自己的能力,並擴展自己的經驗範圍。在這個階段獲得認可與支持對待的兒童,可能會培養出自信及主動進取的態度。然而,如

【評論內容】培養出自信及主動進取的態度→第三階段 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此階段的心理特徵: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評論主題】32.認為學校教育透過文化資本的分配,而進行社會的再製的是(A)柏恩斯坦(B)布迪爾(C)威里斯(D)楊格。

【評論內容】鉅觀─文化創生:威里斯微觀─知識★★★:...

【評論主題】「社會計量法」(sociometry)可以用來瞭解兒童的哪一種行為發展? (A)社會認知 (B)道德判斷 (C)社會技巧 (D)性別角色。

【評論內容】社會計量法:可以了解學生在班上的人際關係,也就可以看出學生的社會技巧(交際能力)

【評論主題】九年一貫課程中,哪一個學習領域的課程時數配置百分比最多? (A)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B)數學學習領域 (C)語文學習領域 (D)社會學習領域。

【評論內容】

語文學習領域: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綜合活動等六個學習領域,各佔領域學習節數之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

【評論主題】 47. 依據相關辦法規定,宜蘭縣身心障礙學生就讀之國小階段普通班,每班安置嚴重情緒障礙或自閉症學生的人數為何,並酌減該班人數多少人?(A) 最多安置一人,並酌減該班人數一人(B)最多安置一

【評論內容】高級中等學校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原則及輔導辦法 民國 93 年 07 月 09 日第 8 條

學校應按身心障礙學生學習發展狀況及學習需要,評估決定安置其就讀普通班之適當班級,並減少班級人數,其核算方式如下:

一、每班至多安置身心障礙學生三名。

二、每安置身心障礙學生一名,應減少該班學生數一名至三名;其屬嚴重情緒障礙、多重障礙或自閉症學生者,應減少該班學生數三名至五名。

前項第二款減列人數,應經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就學生特質及個別需要評估決定之。於辦理轉學招生時,並應優先控留名額,降低招收學生數。

【評論主題】8. 依據民國95年「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鑑定原則鑑定基準」,下列何者符合視覺障礙的定義? (A)甲生:左眼0.6;右眼0.1(B)乙生:左眼0.4;右眼0.01(C)丙生:左眼全盲;右眼 0.2(D)

【評論內容】

視覺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視力經最佳矯正後,依萬國式視力表所測定優眼視力未達○.三或視野在二十度以內。

二、視力無法以前款視力表測定時,以其他經醫學專業採認之檢查方式測 定後認定。

【評論主題】3.( ) 根據心理學家Erik H. Erikson的理論,孩子在兒童早期會熱衷於探索自己的能力,並擴展自己的經驗範圍。在這個階段獲得認可與支持對待的兒童,可能會培養出自信及主動進取的態度。然而,如

【評論內容】培養出自信及主動進取的態度→第三階段 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此階段的心理特徵: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評論主題】19.根據舊經驗以學習新事物的歷程,稱之為:(A)類化 (B)同化 (C)個別化 (D)統整化

【評論內容】同化:以舊有的認知結構套在新經驗上去適應環→強調認知結構、環境類化:H.....

【評論主題】「社會計量法」(sociometry)可以用來瞭解兒童的哪一種行為發展? (A)社會認知 (B)道德判斷 (C)社會技巧 (D)性別角色。

【評論內容】社會計量法:可以了解學生在班上的人際關係,也就可以看出學生的社會技巧(交際能力)

【評論主題】九年一貫課程中,哪一個學習領域的課程時數配置百分比最多? (A)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B)數學學習領域 (C)語文學習領域 (D)社會學習領域。

【評論內容】

語文學習領域: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綜合活動等六個學習領域,各佔領域學習節數之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

【評論主題】71. 對母語不是國語的新住民施測時,可優先考慮下列哪一個測驗? (A)魏氏智力量表 (B)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 (C)簡式個別智力測驗 (D)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

【評論內容】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 1. 本測驗工具不受語言及文字的影響。因此,即使是對學校課程沒有興趣的學童,也不會影響其受測的結果。 2. 測驗以非語文之抽象圖形為題型,要求受測者完成一系列問題解決程序;受測者必須自題目中找出規則,再選擇適當的選項填答在.....

【評論主題】 47. 依據相關辦法規定,宜蘭縣身心障礙學生就讀之國小階段普通班,每班安置嚴重情緒障礙或自閉症學生的人數為何,並酌減該班人數多少人?(A) 最多安置一人,並酌減該班人數一人(B)最多安置一

【評論內容】高級中等學校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原則及輔導辦法 民國 93 年 07 月 09 日第 8 條

學校應按身心障礙學生學習發展狀況及學習需要,評估決定安置其就讀普通班之適當班級,並減少班級人數,其核算方式如下:

一、每班至多安置身心障礙學生三名。

二、每安置身心障礙學生一名,應減少該班學生數一名至三名;其屬嚴重情緒障礙、多重障礙或自閉症學生者,應減少該班學生數三名至五名。

前項第二款減列人數,應經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就學生特質及個別需要評估決定之。於辦理轉學招生時,並應優先控留名額,降低招收學生數。

【評論主題】8. 依據民國95年「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鑑定原則鑑定基準」,下列何者符合視覺障礙的定義? (A)甲生:左眼0.6;右眼0.1(B)乙生:左眼0.4;右眼0.01(C)丙生:左眼全盲;右眼 0.2(D)

【評論內容】

視覺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視力經最佳矯正後,依萬國式視力表所測定優眼視力未達○.三或視野在二十度以內。

二、視力無法以前款視力表測定時,以其他經醫學專業採認之檢查方式測 定後認定。

【評論主題】5.教導身心障礙學生合作排拼圖、排隊、輪流等待、打招呼、與人說話時眼睛注視對方等內容,較屬於下列哪一種特殊需求領域的教學內容?(A)溝通訓練(B)學習策略(C)生活管理(D)社會技巧

【評論內容】

社會技巧

1. 處己

(1) 處理情緒

(2) 處理壓力

(3) 自我效能

2. 處人

(1) 基本溝通

(2) 人際互動

(3) 處理衝突

(4) 多元性別互動

3. 處環境

(1) 學校基本適應

(2) 社區基本適應

【評論主題】5.教導身心障礙學生合作排拼圖、排隊、輪流等待、打招呼、與人說話時眼睛注視對方等內容,較屬於下列哪一種特殊需求領域的教學內容?(A)溝通訓練(B)學習策略(C)生活管理(D)社會技巧

【評論內容】

社會技巧

1. 處己

(1) 處理情緒

(2) 處理壓力

(3) 自我效能

2. 處人

(1) 基本溝通

(2) 人際互動

(3) 處理衝突

(4) 多元性別互動

3. 處環境

(1) 學校基本適應

(2) 社區基本適應

【評論主題】一、實驗室有某固體樣品重量為 1.3 公克,已知含有 NaBr、NaI 及 NaNO3三種成分,今將此樣品完全溶於水後,以足量的 AgNO3與樣品進行反應,可產生沉澱物 1.878 公克,再將此沉澱物

【評論內容】問「時間取樣誤差」等值穩定係數=1─(內容誤差+時間誤差)代入→等值穩定係數0.75求出→內容誤差+時間誤差=0.25折半信度= 1─內容誤差代入→折半信度0.90求出→內容誤差=0.1代入→內容誤差+時間誤差= 0.25求出→時間誤差=0.25─0.1= 0.15

【評論主題】5.教導身心障礙學生合作排拼圖、排隊、輪流等待、打招呼、與人說話時眼睛注視對方等內容,較屬於下列哪一種特殊需求領域的教學內容?(A)溝通訓練(B)學習策略(C)生活管理(D)社會技巧

【評論內容】

社會技巧

1. 處己

(1) 處理情緒

(2) 處理壓力

(3) 自我效能

2. 處人

(1) 基本溝通

(2) 人際互動

(3) 處理衝突

(4) 多元性別互動

3. 處環境

(1) 學校基本適應

(2) 社區基本適應

【評論主題】3.( ) 根據心理學家Erik H. Erikson的理論,孩子在兒童早期會熱衷於探索自己的能力,並擴展自己的經驗範圍。在這個階段獲得認可與支持對待的兒童,可能會培養出自信及主動進取的態度。然而,如

【評論內容】培養出自信及主動進取的態度→第三階段 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此階段的心理特徵: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評論主題】19.根據舊經驗以學習新事物的歷程,稱之為:(A)類化 (B)同化 (C)個別化 (D)統整化

【評論內容】同化:以舊有的認知結構套在新經驗上去適應環→強調認知結構、環境類化:Herbart提出學習原則中的類化原則,強調從舊經驗中學習新經驗→強調學習

【評論主題】「社會計量法」(sociometry)可以用來瞭解兒童的哪一種行為發展? (A)社會認知 (B)道德判斷 (C)社會技巧 (D)性別角色。

【評論內容】社會計量法:可以了解學生在班上的人際關係,也就可以看出學生的社會技巧(交際能力)

【評論主題】九年一貫課程中,哪一個學習領域的課程時數配置百分比最多? (A)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B)數學學習領域 (C)語文學習領域 (D)社會學習領域。

【評論內容】

語文學習領域: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綜合活動等六個學習領域,各佔領域學習節數之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

【評論主題】71. 對母語不是國語的新住民施測時,可優先考慮下列哪一個測驗? (A)魏氏智力量表 (B)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 (C)簡式個別智力測驗 (D)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

【評論內容】

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

1. 本測驗工具不受語言及文字的影響。因此,即使是對學校課程沒有興趣的學童,也不會影響其受測的結果。

2. 測驗以非語文之抽象圖形為題型,要求受測者完成一系列問題解決程序;受測者必須自題目中找出規則,再選擇適當的選項填答在答案紙上。

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

測驗是透過聽、讀詞彙,評估受測者智能的工具。特別當受測者是學前兒童或是語障、智能不足的學童時,此種以圖畫為題目的測驗,非常適合不會應用紙筆作答的受測者。同時,題本上生動活潑的圖畫,是吸引受測者完成此一測驗的最大誘因。

【評論主題】 47. 依據相關辦法規定,宜蘭縣身心障礙學生就讀之國小階段普通班,每班安置嚴重情緒障礙或自閉症學生的人數為何,並酌減該班人數多少人?(A) 最多安置一人,並酌減該班人數一人(B)最多安置一

【評論內容】高級中等學校就讀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原則及輔導辦法 民國 93 年 07 月 09 日第 8 條

學校應按身心障礙學生學習發展狀況及學習需要,評估決定安置其就讀普通班之適當班級,並減少班級人數,其核算方式如下:

一、每班至多安置身心障礙學生三名。

二、每安置身心障礙學生一名,應減少該班學生數一名至三名;其屬嚴重情緒障礙、多重障礙或自閉症學生者,應減少該班學生數三名至五名。

前項第二款減列人數,應經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就學生特質及個別需要評估決定之。於辦理轉學招生時,並應優先控留名額,降低招收學生數。

【評論主題】8. 依據民國95年「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鑑定原則鑑定基準」,下列何者符合視覺障礙的定義? (A)甲生:左眼0.6;右眼0.1(B)乙生:左眼0.4;右眼0.01(C)丙生:左眼全盲;右眼 0.2(D)

【評論內容】

視覺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視力經最佳矯正後,依萬國式視力表所測定優眼視力未達○.三或視野在二十度以內。

二、視力無法以前款視力表測定時,以其他經醫學專業採認之檢查方式測 定後認定。

【評論主題】R. Sternberg 和 T. Lubart 提出個體創造力資優之資源論點,運用擴散思考作為問題解決的策略,係指哪一類資源?(A) 智能上的處理(B) 知識領域(C) 認知風格(D) 人格特質

【評論內容】Sternberg & Lubart(1995)指出,創造力來自於智力、知識、思考型態、人格特質、動機與社會環境等六項個人資源的交互作用,故智力乃是影響創造力的因素之一擴散思考為創造力的一種智能

【評論主題】「原創」可說是常被提及的創造力特徵之一。請問下列哪一項表現和原創最有相關?(A) 容忍模糊(B) 隱喻性思考(C) 經常問「為什麼」(D) 善於做決定

【評論內容】

隱喻是創造性、語言、理解和思維的核心。將隱喻定義為“在兩種事物之間進行的一項含蓄比喻”。這種能力就是通過一件事能看到另一件。無論是愛迪生找到新的照明源,還是莎士比亞描述一種新的生活圖景,其過程都是類似的。

【評論主題】依據學習的自我引導程度而論,下列哪一項的自我引導性較高?(A) 教師提供學生選擇學習目標的機會(B) 教師參與學生建立學習目標(C) 教師提供資源與教材,學生控制選擇權(D) 教師為學生訂定學習目標

【評論內容】

崔芬格─自我引導學習模式(四個階段),逐步達成自我引導,自動自發學習的目標。   

第一階段:

    命令式的教學,教師扮演施教、指導者的角色,學生被動的接受,「上所施,下所效」的傳遞式教學。   

第二階段(第一個自我指導的步驟):

    屬於任務式(task style)的教學。教師扮演供應者的角色,學生則為選擇者。換言之,無論是教學目標的擬訂、起點行為的評定,教學歷程的安排或學習結果的評量等,教師是供應者,學生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消費者,師生間由第一階段「上施下效」,轉變為「師供銷、生選購」的關係。

第三階段(第二個自我指導的步驟):

    屬於同儕式(peer-partner style)的教學。教師扮演催化者的角色,學生成為主角。無論是學...

【評論主題】【題組】(9)=

【評論內容】嘗試錯誤說是桑代克提出的

【評論主題】26.關於六書的敘述,正確的是:(A)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以形象表意謂之象形,如:日、月、山、川……(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一邊表聲,一邊表意,乃造字法則中最方便及常見之造字法,百分之九十屬於形聲字

【評論內容】

(A)指事

(B)會意

(D)形聲

【指事】。視而可識,察 而見意,「上、下」是也。

【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

【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

【假借】。本無其事,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評論主題】一、若有一 n 型半導體其熱平衡下之能帶圖(局部)如圖 1 所示,其長度為 L,n ( x = 0 ) = n0 。【題組】 ⑴求電位差 ΔV (= V ( L) - V (0)) 、電場強度分布 E

【評論內容】已更新至特教施行細則第9條: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之人員,應包括學校行政人員、特殊教育及相關

教師、學生家長;必要時,得邀請相關專業人員及學生本人參與,學生家

長亦得邀請相關人員陪同。

【評論主題】【題組】 ⑶種子滲調處理(seed conditioning,seed priming)

【評論內容】「設問」分為1.疑問(真的有問題) 2.激問(答案在問題的反面)                        3.提問(答案在問題的後面) (A)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答案是不一樣,為問題的反面,是激問。(B) 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是真的不知道,所以是疑問。(C)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自問自答,所以是提問。(D) 你在看我嗎?你可以再靠近一點。 →應該是疑問,因為後面的回答跟前面的問題無關。

【評論主題】六、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 分,共 10 分)【題組】Norovirus infection

【評論內容】陳嘉陽上冊p.330最後一段

【評論主題】26.了解「個人在環境或情境下的能力」,這屬於下列哪種評量? (A)功能性評量 (B)生態評量 (C)檔案評量 (D)課程評量

【評論內容】

生態評量…目的在了解環境中各種活動與能力需求,以作為教師設計教學方案之參考; 

功能性評量…評量個人在該情境中所表現的行為,與環境互動的適應能力。

【評論主題】2. A生和B 生做了聽力測驗,結果其優耳聽力損失分別為60 分貝和95 分貝。依據我國現行身心障礙者之分級與鑑定標準,他們會被鑑定為何種程度的聽障學生? (A)中度、重度(B)皆是中度(C)輕度、重

【評論內容】身心障礙鑑定類別、鑑定向度、程度分級及其基準http://khd.kcg.gov.tw/Attachment/000001_000977_000001/files/%E9%99%84%E8%A1%A8%E4%BA%8C%EF%BC%9A%E7%A8%8B%E5%BA%A6%E3%80%81%E9%9A%9C%E7%A4%99%E5%90%91%E5%BA%A6%E8%88%87%E5%9F%BA%E6%BA%96.pdf

【評論主題】小華是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學生,她常常有攻擊及不順從的行為;在學校裡也常與教師、同儕起衝突。她的老師很困擾,請求專業人員協助欲蒐集相關資料。請問她最需要實施下列哪一項評量?(A)功能性評量 (B)個別智力

【評論內容】

實施功能性評量的方式分以下三種,茲分述如下:

(一)蒐集報導者提供的資料(informant methods)

班級導師、家長、科任老師或同學等,利用面談、問卷或評量表等方法獲得相關訊息。主要的目的在環境的脈絡中尋找問題行為發生的原因及功能。

 (二)直接觀察(direct observation)

直接觀察最常用的是A-B-C 行為分析法,能夠透過觀察前因、行為本身後果三者之間的連結而找出問題行為本身的功能及目的為何。

 (三)功能性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功能分析的功用在於彌補上述兩種方法不夠詳盡之處,用最嚴謹的功能分析法進一步確認問題行為相關的因素。功能分析為使用實驗操弄的方式了解和驗證問題行為的功能。--------------------------------------------------------------------------------------因此,行為評定量表是功能性評量的實施方式。故選D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論述是錯誤的?(A)1990年代以來學者專家所主張的自閉症處遇方法是多元與整體療法(B)高可能性的行為可用來增強低可能性的行為,稱之為Premark principle(C)在數學教學上,強調

【評論內容】(C)是「直接教學」強調充分的學習時間、達到精熟技巧的足夠練習以及主要概念的重點淺談數學學障學生的教學 - 國立嘉義大學

【評論主題】5. 依據「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提供身心障礙學生教育輔助器材及相關支持服務實施辦法」之規定,其相關支持服務之內容不包括:(A)學習及生活協助 (B)復健治療 (C)家庭支持 (D)輔具費用補助。

【評論內容】此法規已改名為「身心障礙學生支持服務辦法」 102 年 09 月 27 日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4

【評論主題】7.下述何者不是行動研究的特徵:(A)情境取向 (B)集體合作 (C)參與式 (D)外部評鑑。

【評論內容】行動研究,是實際工作者以科學方法,研究他們自己的問題,以期對他們的決策和行動有所引導、改正並加以評價的過程)。行動研究,是指將科學研究者與實際工作者的智慧與能力,結合在一件合作事業上的方法。行動研究是現代教育研究的方法之一,也是任何領域謀求革新的方法之一,它也是一種團體法,注重團體歷程與團體活動,還特別重視行動。尤其是實際工作人員一面行動,一面研究,從行動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更從行動中解決問題,驗證真理,謀求進步。在教育方面,它是行政、課程、教學各方面謀求革新的重要方法(李祖壽)。行動研究是「行動」和「研究」結合的一種研究方法,亦即,情境的參與者(如教師)基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與專家、學者或組織中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問題發展成研究主題,進行有系統的研究,以尋求實際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