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閱讀測驗(每題 2.5 分)(一)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摘錄自許慎〈說文解字序〉)
【題組】27. ( )根據本文內容,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倉頡開始創造文字時,多使用形聲字
(B)文是按照物類畫形體,字比文還繁複
(C)〈周禮〉規定六歲要去上小學接受教育
(D)由上文可知,「考、老」是假借字。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4),C(0),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