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考文石之托始兮,韞於璞而深藏。迨畸人之穿鑿兮,乃由闇而之章。色清淡而不豔兮,形多稜而少方。不可點而成金兮,不可餐而為糧。不可為圖而作篆兮,不可為器而薦香。不可入藥而供丹竈兮,不可作硯而伴文房。胡爭取之若鶩兮,致厥直之常昂?購之無謂兮,棄之何傷!石若艴然而自鳴曰:「君不吾取,吾為君宣。吾聞君子不責人以全美,不沒人之微賢。矧吾粹品,出自天然,質瑩瑩而不駁,性硜硜而恆堅。不追琢而自麗,不粉飾而成鮮。含雲帶霧,染黛浮煙。依海島而儲秀,歷寒暑而永年。匪自衒以求售,偏競羨而投錢。曾雜珍奇於五都之市,幾供玩悅於七寶之前。士逢知己而自貴,物經賞識而益妍。君不吾取,吾無憾焉!」余聞其言,歎異者久之。乃恍然曰:「非石之貴,惟文為貴。文不雷同,故其色各出。文不柔靡,故其質常貞。文不好異而矜奇,故淺淡而不可厭。文不悅人而逢世,故平常而不可輕。惟其如是,是以取之。」嗚呼!一石之微,尚以文見重於海隅,況士君子斯文自任,懷瑾握瑜,選珪璋兮黜碔砆。探英奇於崑崙之顛,識卞璞於荊山之區,視茲石又當何如也!( 周于仁:〈文石賦〉,引自《全臺賦》。說明:文石為澎湖特產。)
【題組】「畸人之穿鑿」是什麼意思?
(A) 外行人給予不合理的評價
(B) 傑出人士加以宣揚報導
(C) 不俗的匠人加以整治
(D) 投機的商人哄抬價格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17508
統計:A(62),B(33),C(124),D(38),E(0)

用户評論

【用戶】Mini Hsu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迨畸人之穿鑿兮,乃由闇而之章。-等到技藝不凡的工匠的研磨精製,才由不起眼的石頭變成有文彩的石玉。

【用戶】黃毓瑩

【年級】小五下

【評論內容】考察文石的初始,蘊葳並深埋在璞石中。等到技藝不凡的工匠的研磨精製,才由不起眼的石頭變成有文彩的石玉。顏色清淡而不會太過華麗,形狀多呈有稜有突的,少有方形的。無法點石成金,無法拿來當飯吃,無法拿來當圖章刻篆文,無法當祭祀用的香爐,無法用來做成練丹製藥,無法做成文房用的硯台。為什麼大家相爭取,趨附的人極多,使它的價值經常上漲呢?如果買來無所謂,那把它丟棄也沒什麼妨礙啊! 文石有點不高興,自己辯解說:「你不來接受我,那我來跟你宣講一番。我聽過君子不會以完不完美,來指責別人,不埋沒別人的微小的賢能。況且我本是純美無雜的東西,出自於天然,本質透明光潔而不會顏色雜亂,本性硜硬而恆保堅實。不用太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