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一首詩,用來說明下列哪一選項比較完整?
(A)騎驢覓驢,比較容易掌握目標。
(B)用心體會,自有豁然開朗之時。
(C)肯定自己,不必向外貪求。
(D)天助自助,汗水不會白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48232
統計:A(12),B(689),C(710),D(108),E(4)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是宋代一位尼姑寫的悟道詩,把悟道的過程用生動、形像的比喻來代替說理,的確有其獨到之處。“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這真是一個苦苦追尋的過程啊!這個尋春人,一雙芒鞋踏遍了白雲明滅的隴頭,卻找不到春的蹤跡。“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回家來看到梅已著枝,不免喜上眉頭,笑著拈一朵來嗅一嗅,頓覺心中春已十分,“春”原來就在自己的身邊啊!

【用戶】Foam Hu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應該是從這句來看的吧~~

【用戶】Takuya Asao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因為梅花就長在自己家裡吧...

【用戶】Sarah Sarah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