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民國 103 年 5 月發生臺北捷運隨機殺人案件,當時同車次有一位休假中的消防人員在現場自動協助引導及疏散乘客,此一行為符合下列那一項概念或理論?
(A)責任的道德觀
(B)互動體系論
(C)公共選擇理論
(D)組織平衡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65327
統計:A(4538),B(119),C(34),D(10),E(0)

用户評論

【用戶】Vic Tie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責任道德觀責任乃為職務、法律、道德等要素所構成,其效力源於個人的內在義務。

【用戶】Tina Tseng

【年級】

【評論內容】Yedda Huang 國一上 (2012/02/08 20:23):25人巴納德(Barnard): 《主管人員的功能》² 互動體系論² 非正式組織(巴納德被尊稱為非正式組織理論的先驅學者)² 貢獻與滿足平衡² 權威接受論: 權威不在發令者而在受命者,權威之接受須符合條件² 責任道德觀(創造性道德)² 溝通: 溝通是組織中的核心問題*巴納德為非正式組織理論的先驅學者

【用戶】謹蓮(上榜了)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責任道德觀:         責任乃為職務、法律、道德等要素所構成,其效力源於個人的內在義務。(B)互動體系論:       巴納德認為組織不是單純以「人」為內容者,而是「人群間互動的關係」所組成的系統。此一系統是由人們的:共同的目標、 貢獻心力的意願、相互溝通的能力等三項因素所結合起來的。(D組織平衡論:      西蒙發展了巴納德的組織平衡思想,認為組織是由人組成的集體平衡系統,組織里組織成員個人提供誘因和組織成員個人對組織的貢獻之間存在著互依互動的關係:一方面,組織要根據個人的貢獻提供房困,即物質的精神的報酬;另一方面,組織之所以能提供誘因,又來自成員個人對組織的貢獻。為此他特別研究了“誘因效用”和“貢獻效用”這兩個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