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當學生能體會和覺察自己的求知方法和歷程,此現象稱為
(A)自我效能
(B)自我增能
(C)後設認知
(D)後設評鑑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65261
統計:A(67),B(8),C(2334),D(9),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後設認知替代名詞後設認知的名稱有許多種(Kitchener ,1983),可整理如下表所示。替 代 名 詞  使用者認知監控(cognitive monitoring) Flavell,1979執行歷程(executive processes ) Brown,1977自我溝通(self-communication) Meichenbaum and Asarnow,1979知識的知識(knowledge about knowledge ) Brown,1977認知的認知(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  Flavell,1979思考的思考(thinking about thinking)  Glover and Bruning,198...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指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即「自知之知」。具體來說,當個人經由 認 知思維從事求知活動時,個人自己既能明確瞭解他所學的知識的性質與內容,也能瞭解如何進一步支配知識,以解決問題,便是具備了「後設認知能力 。 」 後設認知可以分兩層面:後設認知知識與後設認知技能(即個人支配運用知識與選擇策略的能力)。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Flavell的觀點:  他認為後設認知包括三方面的認知(張春興,民80)  (一)、後設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1、知人的知識-認識自己,了解別人,所謂「知己知彼」是也。2、知事的知識-對事務難易之判斷,以及對事理對錯之辨別的知識。3、知術的知識-有隨機應變,採適當方法去處理問題的知識。   (二)、後設認知經驗(metacognitive experience ):  是一種知之後的經驗感,亦即所謂「心得」或「教訓」。從成功的經驗獲有心得者,與從失敗的經驗獲得教訓者,都是後設認知經驗。  後設認知經驗與後設認知知識之區別,主要是前者偏重在個人從失敗經驗中獲得的知識。此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