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潘哲樹老師的常威告誡學生說,要是犯錯,他一定會「加倍奉還、十倍奉還」。請問他的主張接近哪種懲罰觀點?
(A)強調矯正自新的感化性懲罰;
(B)話語霸凌的威脅性懲罰;
(C)殺一儆百、殺雞儆猴的懲戒性懲罰
(D)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性懲罰。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92786
統計:A(8),B(135),C(104),D(557),E(0)

用户評論

【用戶】Eda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懲罰的四種邏輯」(1)報應性懲罰:針對犯錯原因的報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惡有惡報」→弟弟打哥哥的頭,媽媽便讓哥哥打回去。(2)懲戒性懲罰:強調嚇阻作用,不一定要報復→「殺雞儆猴,以儆效尤」→弟弟打哥哥的頭,媽媽把這件事告訴學校老師與同學,弟弟是個打人的孩子。(3)恕道性懲罰:以分配正義的概念調整懲罰內容→「平等對待平等,差別對待差別」→弟弟打哥哥的頭,但是弟弟年紀小,被打回去恐怕會受傷。改以幫哥哥洗餐具的方式懲罰。(4)感化性懲罰: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頑石點頭」、「孺子可教」→弟弟打哥哥的頭,媽媽告訴弟弟不可以這樣的原因後,請他去和哥哥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