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關於 Wolf 和 Bowers(1999)提出之拼音文字閱讀障礙的雙重缺陷假說,包括哪兩項缺陷?
(A) 聲韻覺識和神經傳導速度
(B) 聽覺理解和部件辨識
(C) 聲韻覺識和唸名速度
(D) 家族遺傳和部件辨識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27787
統計:A(104),B(143),C(732),D(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LD、語言經驗教學法、學習障礙

用户評論

【用戶】Abby Hua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Wolf & Bowers提出雙缺陷假說(the Double-Deficit Hypothesis),他們認為閱讀障礙可分為快速唸名困難、聲韻覺識困難及混合型三種。而且同時在唸名速度及聲韻覺識上兩方面都有缺陷的孩子,比只有其中一項缺陷的孩子有較嚴重的閱讀困難。

【用戶】S級教師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曾世杰(1999)將「唸名速度」定義如下:「受試者看見一個或多個刺激,不管是顏色、數字、物件或文字,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正確的詞彙,並啟動構音器官,叫出它們的名稱來,其所花費的時間即為唸名速度。」例如:當看見「9」這個符號時,受試者便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這個數字,唸做「ㄐㄧㄡˇ」,而啟動構音器官,發出「ㄐㄧㄡˇ」的音。

【用戶】Abby Hua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Wolf & Bowers提出雙缺陷假說(the Double-Deficit Hypothesis),他們認為閱讀障礙可分為.....

【用戶】S級教師-高職老師!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曾世杰(1999)將「唸名速度」定義如下:「受試者看見一個或多個刺激,不管是顏色、數字、物件或文字,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正確的詞彙,並啟動構音器官,叫出它們的名稱來,其所花費的時間即為唸名速度。」例如:當看見「9」這個符號時,受試者便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這個數字,唸做「ㄐㄧㄡˇ」,而啟動構音器官,發出「ㄐㄧㄡˇ」的音。

【用戶】Abby Huang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Wolf & Bowers提出雙缺陷假說(the Double-Deficit Hypothesis),他們認為閱讀障礙可分為.....看完整詳解

【用戶】S級教師-高職老師!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曾世杰(1999)將「唸名速度」定義如下:「受試者看見一個或多個刺激,不管是顏色、數字、物件或文字,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正確的詞彙,並啟動構音器官,叫出它們的名稱來,其所花費的時間即為唸名速度。」例如:當看見「9」這個符號時,受試者便從長期記憶中檢索出這個數字,唸做「ㄐㄧㄡˇ」,而啟動構音器官,發出「ㄐㄧㄡˇ」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