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美國「提早教育」(Head Start)制度,主要是針對下列哪一種兒童所做的補償教育?
(A)文化剝奪
(B)資賦優異
(C)偏遠地區
(D)移民子女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44214
統計:A(13215),B(1040),C(2779),D(722),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英國教育行動區(Education Action Zones) 、英國普勞頓報告書(Plowden Report)1967年、美國2001沒有落後孩子法案NCLB

用户評論

【用戶】Yi-Ting Hsiao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1965年美國的「提早開始計畫」(Head Start Program),是為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早期介入啟蒙方案,目的在輔導及增進弱勢兒童的技能,讓他們能與其他一般兒童有較接近的學習起點。此計畫是基於「預防代替補救」的理念,是一種對早期文化剝奪兒童所做的補償教育。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提早教育(Head Start) → start → 「star」t → (star)vation 挨餓 → 因「貧窮」而挨餓 → destitution 貧窮 → 「de」stitution → (de)privation 剝奪。

【用戶】小魚兒

【年級】

【評論內容】想請問大家文化剝奪的名詞解釋上網查到了這個解釋"「文化剝奪」(cultural deprivation)理論,認為少數族群從小居住於偏遠山區,缺乏文化刺激,在心理認知、語言運用及社會發展上有所遲滯,在入學後更發覺自己是處在一個陌生的文化環境,面對兩種文化的衝突與矛盾中,學童較不易趨向高學業成就的表現。"但我認為文化剝奪不僅是在少數族群文化遭剝奪、貧困家庭的子女因為物質缺乏,也是一種文化剝奪吧?但不知道怎麼解釋較為精確。還懇請大大能給我些建議了 <謝謝大家 <

【用戶】不教英文的英文老師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樓上,目前全球的教育幾乎都有國民教育,因此貧困家庭的子女反而比較不算文化剝奪,不會說貧窮就因此文化內容與主流截然不同。我認為比較像是臺灣山區的原住民,因為父母親甚至祖先傳下來的文化資產,跟現代社會的文化有部分衝突,在衝突與矛盾中,很難有好的學習表現,比較接近所謂的文化剝奪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