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豐子愷說他在一本《梅菊譜》的〈序〉中讀到這麼一句話:「詩文字畫,皆為豐歲之珍,飢年之粟。」豐子愷說:「我最初看到,想給他在『飢年』二字上面加一『非』字。」但他的朋友則認為並沒有補字的必要。(〈我的書:芥子園畫譜〉)關於「詩文字畫,皆為豐歲之珍,飢年之粟。」箇中意涵,詮釋最適當的是:
(A)詩文字畫作為傳家之寶,其價值無分豐歲與飢年
(B)詩文字畫有待識者的鑑賞,否則就如明珠之暗投
(C)詩文字畫可怡情養性、安撫人心,作為精神食糧
(D)詩文字畫雖有珍與粟之喻,但不可太拘執身外物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694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芬妮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詩文字畫,皆為豐歲之珍,飢年之粟。」→...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豐歲之珍→豐收的年歲時的珍品→豐收...

【用戶】

【年級】

【評論內容】(C)詩文字畫可怡情養性、安撫人心,作為精神食糧我最初看到,想給他在“饑年”二字上面加一“非”字。後來一位朋友說我太淺薄了。他就代作者想出二種解釋來:一者,饑的原因倘是自然力,例如水災或火災,這是天譴。古人有知天命而善於安貧樂道者。則詩文字畫之道,可為他們的饑年之粟。二者,饑年的原因倘是人力,這是人禍。詩文字畫倘能與時代社會相關,也可以替代饑民,求粟的哭聲,所以這句話也說得通。我想,其然,豈其然歟?究竟本意如何,只有回到康熙年間去問問作者才能知道。

【用戶】部梓熙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芥子园画传白话——梅菊谱序 【原文】笔墨之重,不重于名冠一时,而重于神留千古,犹人之不贵于邀誉一朝,而贵于范围奕世也。自有图画以来,代有名家,世多奇笔。然不过擅一长、精一技而已,未有如秀水王先生三昆季抱笔墨之绝技有如此者,诗文字画皆为丰岁之珍、饥年之粟。笠翁山水谱,实三先生成之。刊行已久,世之山人墨士获之,如暗室一灯,已大有裨于后进矣。乃于莫愁湖边,吟眺之暇,复集翎毛、草虫、花卉谱若干卷。噫!非抱笔墨之全技者,能若是邪?兹复览梅菊一册,不觉击节称快。因悟古名人咏梅菊之作,何诗非画?而三先生谱梅菊之笔,何画非诗?虽按古法,实出新裁,苍古曲折,活泼萧疏,不特冷韵晚香袭袭动人,更一种意在笔先、神游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