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12.「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的意涵,下列敘述何者最切當?
(A)人君必須為民發姦擿伏
(B)為政應修德行仁,不必刑殺
(C)暴君虐民,民皆思仁君而歸之
(D)在位者以德化民,則必海晏河清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71429
統計:A(3),B(17),C(141),D(2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得天下有道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孟子認為:桀、紂之失天下,主要在失去民心;湯、武之得天下,主要在得到民心。孟子說:「桀和紂失掉天下的原因,是失去了百姓;所謂失去百姓,指失去百姓的心。要得到天下有一定的道理,得到百姓,便得到天下了。要得到百姓有一定的道理,得到百姓的心,便得到百姓了。要得到百姓的心有一定的道理,百姓想要的為他們找來,百姓討厭的不要加予他們。  百姓歸向仁德,就像水向下流、野獸跑到荒野一樣。所以為深潭趕魚來的,是水獺;為樹叢趕鳥來的,是鷹鷂;為商湯、周武王趕百姓來的,是桀和紂。現在天下的國君中有愛好仁德的,那麼諸侯都會為他趕來百姓。雖然不想當天子,也沒辦法。  現在想當天子的諸侯,就好像生了七年的病而用收藏三年的...

【用戶】行百里者半九十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說:「桀和紂失掉天下的原因,是失去了百姓;所謂失去百姓,指失去百姓的心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要得到百姓有一定的道理,得到百姓的心,便得到百姓了。 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要得到百姓的心有一定的道理,百姓想要的為他們找來,百姓討厭的不要加予他們。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百姓歸向仁德,就像水向下流、野獸跑到荒野一樣。故為淵敺魚者,獺也;為叢敺爵者,鸇也;為湯、武敺民者,桀與紂也。所以為深潭趕魚來的,是水獺;為樹叢趕鳥來的,是鷹鷂;為商湯、周武王趕百姓來的,是桀和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