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犯罪構成要件中之主觀構成要件要素為何?
(A)故意
(B)罪責
(C)動機
(D)企圖
(E)過失

參考答案

答案:A,E
難度:適中0.456522
統計:A(174),B(19),C(48),D(70),E(143)

用户評論

【用戶】2014505(考完試放假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樓上是的

【用戶】波波利(tera小米莎)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所謂「構成要件」,具有兩種層面的意義:一是指在大陸法系的罪刑法定原則之下,刑事法典所規定構成各式犯罪的要件;二是在法律理論學說上的構成要件要素,可分為客觀構成要件及主觀的構成要件。客觀構成要件要素:常見的要素如下:一、 行為主體行為主體是實施構成要件行為的行為人,在某些犯罪中的行為主體僅限於據某種特定身分者,稱為「身分犯」(圖利罪亦然) ;反之,不以具備某種特定身分為行為主體要素者則稱為「一般犯」。行為主體於所有犯罪均需具備之。二、 行為客體行為客體又稱「攻擊客體」,是指構成要件行為實施後,被侵害之對象而言。行為客體有可能是被害人(例如殺人罪),也可能是財產(例如竊盜罪) 。但僅限於結果犯有行...

【用戶】在訓中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樓上是的

【用戶】波波利(tera小米莎)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所謂「構成要件」,具有兩種層面的意義:一是指在大陸法系的罪刑法定原則之下,刑事法典所規定構成各式犯罪的要件;二是在法律理論學說上的構成要件要素,可分為客觀構成要件及主觀的構成要件。客觀構成要件要素:常見的要素如下:一、 行為主體行為主體是實施構成要件行為的行為人,在某些犯罪中的行為主體僅限於據某種特定身分者,稱為「身分犯」(圖利罪亦然) ;反之,不以具備某種特定身分為行為主體要素者則稱為「一般犯」。行為主體於所有犯罪均需具備之。二、 行為客體行為客體又稱「攻擊客體」,是指構成要件行為實施後,被侵害之對象而言。行為客體有可能是被害人(例如殺人罪),也可能是財產(例如竊盜罪) 。但僅限於結果犯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