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 甲於飯店大廳,見乙將名貴行李箱置於門邊便前往櫃臺辦理入住手續,甲心生據之為己有的念頭,便對門口排班之計程車司機丙騙稱該行李箱為其所有,要丙代為搬上車,丙不疑有他,立即至門邊將乙之行李箱 搬上車,並載甲離去。甲之欺瞞行為成立何罪?
(A)竊盜罪
(B)詐欺罪
(C)侵占罪
(D)背信罪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2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Lin Tony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回樓上,名貴行李箱並非計程車司機的

【用戶】s24916007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刑法第三百二十條(普通竊盜罪、竊佔罪)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用戶】Dingding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這種類型在詐欺罪裡稱為「三角詐欺」,簡單來說,依題旨來看可以得知,甲知道行李箱是乙的也想得到它,而丙不知道,欺騙丙拿到了行李箱。但,這時候要把丙當作甲的一項工具而不是人甲因為資訊(知道行李箱是乙的) 比丙(不知道行李箱是乙的)優越,而利用丙來遂行竊盜行為所以甲會成立竊盜罪的間接正犯,丙不會成立任何犯罪。

【用戶】Lin Tony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回樓上,名貴行李箱並非計程車司機的

【用戶】s24916007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刑法第三百二十條(普通竊盜罪、竊佔罪)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用戶】Dingding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這種類型在詐欺罪裡稱為「三角詐欺」,簡單來說,依題旨來看可以得知,甲知道行李箱是乙的也想得到它,而丙不知道,欺騙丙拿到了行李箱。但,這時候要把丙當作甲的一項工具而不是人甲因為資訊(知道行李箱是乙的) 比丙(不知道行李箱是乙的)優越,而利用丙來遂行竊盜行為所以甲會成立竊盜罪的間接正犯,丙不會成立任何犯罪。

【用戶】黃薪儒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丙為善意第三人,甲有主觀惡意.....看...

【用戶】黃薪儒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丙為善意第三人,甲有主觀惡意.....觀...

【用戶】s24916007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刑法第三百二十條(普通竊盜罪、竊佔罪)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項之規定處斷。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用戶】Dingding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這種類型在詐欺罪裡稱為「三角詐欺」,簡單來說,依題旨來看可以得知,甲知道行李箱是乙的也想得到它,而丙不知道,欺騙丙拿到了行李箱。但,這時候要把丙當作甲的一項工具而不是人甲因為資訊(知道行李箱是乙的) 比丙(不知道行李箱是乙的)優越,而利用丙來遂行竊盜行為所以甲會成立竊盜罪的間接正犯,丙不會成立任何犯罪。

【用戶】西央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甲利用乙乙為利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