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行文時,為使句子排列整齊,作者常將原屬於一句的語意,分寫至兩個句子。閱讀時,須將上下句意相互補足,才能得到完整理解,這種修辭稱為「互文見義」。下列文句,未使用「互文見義」的是:
(A)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C)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D)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張簡冠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答案為A(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C)「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這兩句屬於錯綜修辭,應還原為「漁於江之上而侶魚蝦,樵於渚之上而友麋鹿」,而「侶魚蝦而友麋鹿」一句屬於互文修辭,應還原為「侶魚蝦麋鹿、友魚蝦麋鹿」。 (D)負者、行者歌於塗;行者、負者休於樹

【用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B)可還原為:「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C)可還原為:「侶魚蝦麋鹿,友魚蝦麋鹿」(D)可還原為:「負者行者歌於途,負者行者休於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