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現代詩歌常選擇歷史上的人物或作品,作為創作和重新詮釋歷史的題材。下列敘述指稱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你實在很迂,很天真,僅僅聽見劍外一記春雷,便喜滋滋的相信春回大地。──李白
(B)酒字寫得飽滿,鵝字寫得歪斜,他執意如此,蘭亭還有什麼諷諭能取代蘸酒的書法。──王羲之
(C)向左,還是向右,才是那來時的路?我切切驅動綿綿細長的鬚髮,哪裡有桃花的香氣,我便往哪裡去。──陶淵明
(D)一把慷慨的琵琶,憑她纖纖的手指,撥撥刮刮,能彈壓幾千里的飛沙?羊群細嚙的黃昏,馬前掠過了多少雁陣?鞍上那宮人一路回首,為何蹄印盡處,不見了長安的蜃樓。──王昭君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90762
統計:A(7944),B(285),C(1450),D(36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翻譯

用户評論

【用戶】不死鳥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用戶】Cindia Y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陶淵明詩《桃花源詩》YouTube 影片時間 7'50” (讀萬卷書,不如欣賞這影片,讓人一目了然)https://youtu.be/bMAVhbEUlP4

【用戶】Cindia Y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桃 花 源 記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

【用戶】陳怡如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18F 這是現代詩歌,題目開頭有寫,選擇歷史上的人物或作品,作為創作和重新詮釋歷史的題材……所以不是指是那些人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