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4.曾老師為了使小凡上課專心,美術課時把已經發給他的黏土又收回來,並且要求小凡先坐在乖乖椅上看其他小朋友上課。這是屬於何種行為輔導方式?
(A)體罰(punishment)
(B)排除性隔離(exclusionary timeout)
(C)隱蔽性隔離(seclusionary timeout)
(D)非隱蔽性隔離(non- seclusionary timeout)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69927
統計:A(40),B(1378),C(301),D(227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隔離、ch2

用户評論

【用戶】菓子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運用隔離:

【用戶】楊春妹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那照這樣來說"坐冷板凳"~~為什麼坐乖乖椅不算是一種排除隔離呢?

【用戶】奈奈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B.排除性隔離:將學生從現有的增強性較強的情境或活動中排除,移動到一個較低增強的環境區域中。使他無法觀察到同學的活動,例如將學生或兒童移動到角落的環境。C.隱蔽性的隔離:將學生安放在受到監督的隔離區或隔離室,用以隔絕所有潛在的增強物。D.非隱蔽性隔離:學生並沒有被排除於現有的增強環境,而是透過環境的操縱拒絕學生或兒童接近增強物。(如:觀看數位學習影片,太吵關掉)。(行為改變技術,張世彗)

【用戶】楊春妹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那照這樣來說"坐冷板凳"~~為什麼坐乖乖椅不算是一種排除隔離呢?

【用戶】李雅琴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因為這一題的重點,不在乖乖座椅上,★★★...

【用戶】奈奈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B.排除性隔離:將學生從現有的增強性較強的情境或活動中排除,移動到一個較低增強的環境區域中。使他無法觀察到同學的活動,例如將學生或兒童移動到角落的環境。C.隱蔽性的隔離:將學生安放在受到監督的隔離區或隔離室,用以隔絕所有潛在的增強物。D.非隱蔽性隔離:學生並沒有被排除於現有的增強環境,而是透過環境的操縱拒絕學生或兒童接近增強物。(如:觀看數位學習影片,太吵關掉)。(行為改變技術,張世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