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35.所謂「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指的是何種心理防衛作用?
(A)反向作用
(B)替代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41775
統計:A(975),B(98),C(4171),D(37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心理防衛機轉

用户評論

【用戶】張雋青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酸葡萄或甜檸檬=合理化

【用戶】Yvonne Chao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反向作用:小男生刻意欺負喜歡的小女生。

【用戶】我要當老師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A)反向作用 是個體內心(潛意識中)不能為意識所接受之觀念、情感、衝動及慾望,由於自知這些無法見容於社會,因此為防止此類具有威脅性或危險性的衝動與慾望被表達出來,個體將以相反的態度與行為等型態表現在意識層面。反向作用的歷程包括兩個步驟:一是先壓抑住自己和他人皆無法接受的想法或慾望;二是潛意識裡為了防止他人察覺自己有此想法與慾望,反而表現出一種完全與內心想法背道而馳的行為。舉例:小男生刻意欺負喜歡的小女生。(B)替代作用 = 轉移作用所謂,是指當人的需求或慾念無法經由直接的方式去獲得滿足時,就替代對象以間接的方式去獲取滿足的歷程。如對某一對象之情感或慾念,不為自己或社會所接受,所以就將之替代到另一個比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