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國君應注重農田水利,用心於厚植國家實力
(B) 國君肩負重任應厚積德義,以永保社稷安存
(C) 國君能使百姓安康富足,才能永保無疆之休
(D) 國君如果不知節制情欲,終必導致國家覆亡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66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Amylai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譯文我聽說想要樹木生長,一定要穩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根系不牢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地位低見識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聰明睿智(的人)呢!國君處於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間尊大,就要推崇皇權的高峻,永遠保持政權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環境中想着危難,戒奢侈,行節儉,道德不能保持寬厚,性情不能克服慾望,這也(如同)挖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