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4.教育是多層次而高度情境化的系統,教育活動通常發生在具有階層特性的「內屬結構」情境中。以下哪一項不具有「內屬結構」的特性?
(A)後設分析之各個研究的受試者或研究方法及各個研究
(B)教師個人及其任教的班級
(C)縱貫研究之各個個體的重複量數及各個個體
(D)學生個人及其班級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29487
統計:A(25),B(67),C(34),D(9),E(0)

用户評論

【用戶】Frank Liu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Why?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當我們在進行縱貫性研究時,研究資料常會代有內屬結構(亦稱巢狀結構)的特性其係指資料間的概念具有階層性質,例如甲概念係歸屬於乙概念, 因此只有(B)教師個人並不歸屬與其所任教的班級引自PTT  看板  studyteacher  HONGS

【用戶】Apple Li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當我們在進行縱貫性研究時,研究資料常會代有內屬結構(亦稱巢狀結構)的特性,其係指資料間的概念具有階層性質,例如甲概念係歸屬於乙概念,我們用題目的四個例子來說明:(A)各個研究的研究方法係歸屬於各個研究。例如A實驗的研究方法歸屬於A實驗的研究中,而不會是B實驗的研究方法。(B)教師個人並不歸屬與其所任教的班級。例如王老師教三年二班,但卻也同時教六年五班。(C)各個體的重複量數(即重複測量所得到的數值)歸屬於各個個體,例如小明每次小考的數學成績,係代表小明的數學學習成果。(D)學生個人歸屬於其班級中。例如小明為三年二班的學生,他就不會是三年一班的學生。參考書目:高新建(1999)階層線性模型在教育縱貫研究上的應用:以數學學習機會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期,P.127-148。線上測驗: http://yamolexam.twbbs.org/timeclock_list.php#search.php?#ixzz1kXALqX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