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風馬牛不相及」語出:
(A)史記
(B)國語
(C)韓非子
(D)左傳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1835
統計:A(101),B(144),C(244),D(497),E(0)

用户評論

【用戶】余峻銘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1、「風」在這裡是作動詞講的,意思是「放逸、走失」,在典故裡是形容齊楚兩地相距甚遠,馬、牛不會走失至對方境內。後用以指兩地相隔遙遠。2、一說是獸類雌雄相誘叫「風」,因馬與牛不同類,不會相誘。指人事物完全不相干。

【用戶】陳劍鶯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典故~~~左傳‧僖公:「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春秋時齊桓公率領諸侯之兵去攻打蔡國,蔡國潰敗之後,齊師又轉而攻打楚國。楚國國君派遣使者去向齊師說:「貴國地處在北海,而我國則在南海,兩國相隔遙遠,就像馬和牛牝牡不相引誘交配一樣,不知道貴國軍隊千里迢迢來到我國境內,究竟是為了什麼事情?」 釋義  後以此典形容全不相干;也用以指兩地相隔遙遠。

【用戶】黃柔瑜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風馬牛不相及- 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