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2.主張道德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無法跳躍的學派是:
(A)心理分析論
(B)社會學習論
(C)訊息處理論
(D)認知發展論。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18387
統計:A(571),B(283),C(349),D(5430),E(2) #
個人:尚未作答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辰嬅儀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認知發展論是皮亞傑的主張喔! 由皮亞傑進行研究建構其理論的脈絡看來,他的研究均是觀察兒童在自然情境(即非學校環境)之中,對於周遭環境進行認知活動的心理歷程。也就是說皮亞傑的研究中,乃是從生物適應的觀點出發,探討兒童認知發展的自然規律,認為「發展先於學習」----並不主張藉由學習的手段加速兒童認知發展。因此,由此所建構出來的認知發展論當中,便看不到教育之於兒童認知發展的積極作用。然而已有無數的實徵研究證實,經過適當的教育施予兒童文化刺激,的確有助於兒童的心智發展。所以,皮亞傑的研究結果,對於教育界而言只是提供了一些認知發展的現象與事實,並未進一步就教育文化的觀點,提供促進認知發展的建議,缺乏積極的意義。

【用戶】敬彥翔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A為什麼不行?

【用戶】賴孟辰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心理分析學派始自佛洛依德(Freud) 佛洛依德-人格發展理論(又稱:性心理發展論)1.非常重視病人的兒時經驗2.將人格分為-- 本我(id):本能我,代表潛意識的思想和慾望自我(ego):調適我,人格的執行者,調節本我和超我超我(super-ego):道德我,本我的對立者,代表社會道德的規範 3.認為人格的發展,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性感區」(1)口腔期(oral stage):發生於0-2歲。(2)肛門期(anal stage):發生於2-4歲。(3)性器期又稱性蕾期(phallic stage):發生於4歲-童年中期。(4)潛伏期(latent stage):發生於童年中期。此階段時間很長,卻未表現明顯的性發展而呈現潛伏狀態。(5)性徵期又稱生殖期(genital stage):發生於青春期至成人之後進入兩性的成熟關係中因為其學說過度強調內在的「性驅力」,也有人將之稱為「泛性說」。

【用戶】黃 泰益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主張道德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無法跳躍的學派是: (D)認知發展論